如果一個人,連自己思考的東西,是真是假都無法辨別,那么該如何分析線索,尋找規則?潼關的時間不多了,他心里很清楚這一點。
侯貴生薄情寡義的性情誰人不知,清除掉布偶女鬼最簡單的方式,就是用無數人命去試探規律,從而將之一招逮捕。
因此,兩分鐘后的行動,依舊有可能照舊。
潼關不能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畢竟在外面還有二十名第七分店的店員。
他的時間不多了。
電臺的雷達還在不停地進行扇掃,偵測的信號在整座第二分店不斷回蕩,耳麥中的滴滴聲不絕于耳。
公孫良曾言,該店共有37只鬼,全部縮于閣樓。
但此刻潼關開啟罪物之時,他卻得到了一個與之截然不同的情況——第二分店只有一只鬼,還有三個人。
而這只鬼,此時此刻就在雷達上某個代表“人”的綠點背后。
每當扇掃刮過一圈,那代表“鬼”的紅點,就與那個綠點靠近幾步,步步緊逼。
潼關的眼神不停地閃爍,因為那個不動的綠點,正是位于三樓樓梯口的自己!
有一只鬼,正在自己的背后,不斷逼近,只差幾步之遙。
但是,他真正遲疑不定的,并不是那個背后走來的鬼,而是這部電臺。
曾經,他相信人有可能出問題,但罪物是死物,不該被布偶女鬼篡改。
可當公孫良的探查與自己的探查,出現天壤之別后,他忽然意識到了一個可怕的事情——罪物沒錯,可人會犯錯。
當人的思想被篡改后,即便罪物顯示的信息是正確的,他也根本看不到。
也就是說,公孫良口中37只鬼在閣樓,與潼關現在店里只有一只鬼,都有極大的可能,全都是錯的。
不僅僅是這樣,這個情況的差別背后,還隱藏著另一個重磅消息。
原來,公孫良與潼關,從最開始就已經被篡改了思想。
否則無法解釋,為何一進店內,公孫良的情況就會出錯?
當然,還有另外一種可能性——公孫良是對的,他現在得到的消息才是錯的。
至于,究竟誰對誰錯,亦或全對全錯……驗證的方法也很簡單。
潼關看了一眼雷達圖,背后那只鬼走的無比緩慢,他特意留出這么久時間沒動,就是給它機會。
但可惜,它沒有把握住,亦或是根本就沒想動手。
于是,他將電臺徹底脫了下來丟在地上,情報信息已然無用,知道了反而影響判斷,他輕裝前行,徑直朝著閣樓的那座小梯走去。
閣樓到底有沒有鬼,一進便知。
時間不多了,潼關只能舍棄掉一些無用的謹慎,他連背后的鬼都不想去處理,直接三步并兩步地沖上了小梯。
閣樓的空間,實際并不大,所謂的防線如果沒有眾多人力,設置諸多罪物,根本攔不住任何鬼物。
而當攀上小梯的那一刻,潼關也徹底明白了。
之前,他曾認為武輝的那些話,真假參半,其中對局勢的轉述,應該是正確的。
然而,當他進入閣樓之后,才終于反應過來——事實是就連這一部分,也全都是假的!
這個理論上酒店的最頂層小空間,登上來后,沒有殘肢斷臂,也沒有鮮血淋漓,這里連一點骯臟的氣味都沒有。
整潔、干凈又純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