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準備參賽
“海公公,你將吾請帖送到陳府,外公素有文名,想必對這詩會也喜歡的緊”
其實,以陳珩現在官位,陳府想要獲得暢春園詩會的請帖并不困難。只是,自陳府和朱杞聯系上后,陳府上下便謹小慎微,生怕哪里出錯給朱杞造成麻煩。
以前,陳府眾人來王府時,朱杞可是聽表弟說過,陳府可從未去過詩會呢
以前朱杞專注修行,對這些從不在意。
現在想來,倒是對陳府虧欠不少。
“王爺,您是要放詩會鴿子啊王爺萬萬不可啊老奴可是聽說,這次詩會,皇太后和皇后都會親自到場,就連陛下都有可能前來,王爺若是放了詩會鴿子,陛下那里該如何交待呦”
海大富跟著朱杞日久,對于朱杞的口中時不時說出的新鮮詞也學了不少。當初,海大富第一次聽朱杞說放鴿子的時候,還以為朱杞真的想放鴿子,為此還讓人買了不少鴿子,鬧了個大笑話。不過,那鴿子湯倒是鮮美。
朱杞笑著道“誰說我不去詩會了”
自突破宗師境后,朱杞不僅長生有望,也有了一定的自保能力。所以,這暢春園詩會,他走一遭倒也無妨。
一個人的行為、心境,來源于自身的實力和底氣。
現在的朱杞雖然不喜歡拋頭露面,但是,并不代表朱杞害怕拋頭露面。
往日里,朱杞病弱的名頭,廣為流傳。
雖然沒有人會在朱杞,耳邊說三道四,但是,實際上無論是王府、還是陳府眾人,都有一股無形的壓力。
畢竟,他們是跟朱杞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關系。
若是,沒有朱杞在,陳珩就是有些才華,現在也不可能升到正四品。
朱杞既然要在大明帝國亮相,就要大大方方的亮相。
讓陳府眾人持王府請帖去詩會,不僅是朱杞彌補陳府,還是告訴大明帝國上下,陳府和朱杞的關系。
在政治上,公開表態和不表態是完全兩個概念。
雖然,帝都有不少人知道陳府和朱杞的關系,但是,只要朱杞不表態,陳府就是陳府。
陳府這次若是用朱杞請帖去詩會,就是朱杞在為陳府公開站臺,就是告訴所有人,日后打壓陳府就是挑釁趙王府。
日后,面對陳府,不僅僅是文武百官,就孝康帝也要考慮到朱杞的態度。
這就是政治
海大富雖然是王府大管家,但是,他不懂政治,根本看不出朱杞此舉的深意。
“海公公,本王既然應了皇后之邀,這詩會自然去參加。你放心便是”
“帝國多英杰,本王不出王府,倒有些坐井觀天了。這次既然參加詩會,本王就與諸位英才切磋下文采,也見識一下我大明帝國的英杰。”
“本王參賽,不用張揚。”
“另外,你準備好的王府儀仗,便送外公、外婆他們前去,伱的一番苦心,也算是替本王和母妃盡些孝道。”
對于用儀仗送陳府眾人,海大富沒有意見,他還沒有這個政治嗅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