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杞苦笑道“稟皇后,臣弟也不知道今日會弄出諾大的風波”
孝康帝心情極好,笑呵呵的道“老九,你這風波極好,日后要是再多些,就更好了”
殿內眾人看著有些局促的朱杞,笑作一團。
指揮錦衣衛散布消息的朱棣此時剛剛回來,看著笑意盈盈的眾人,也不由上前打趣道“朱棣見過文宗,還請文宗日后多多指點。”
殿內眾人看著耍寶的朱棣,更是歡樂
朱杞也是無奈的看著眾人。
這次詩會搞大了啊
稍頃
孝康帝朱標出言問道“老九,你自幼聰慧,心有丘壑。成就大文宗可有希望。”
朱杞心中一稟,實在是不知該如何回答
成就文宗對于旁人來說難如登天,但對于有前世數千年文明結晶加持的朱杞來說并無太大難處,不說前世現代社會的各種流派學說,就是上一世的明朝可還有心學這個流派在。朱杞相信,只要他放出心學,這大文宗之名是板上釘釘的。
可是,他要的是長生啊
在這個世界,即便是是得了文宗之名,對朱杞來說也無太大的作用。甚至還可能因為名聲,拖累朱杞的布局。實際上若不是為了推演功法,朱杞甚至連武道盟也懶得組建。
面對朱標期待的眼神,朱杞只能模棱兩可的道“陛下,臣弟會盡力而為”
朱標雖然知道朱杞不凡,但也根本沒有想過朱杞能隨時成就大文宗,因此,知曉朱杞性子的朱標,見朱杞如此回答也未意外。
暢春園內外,帝都上下,都被孝康帝的一紙詔書激起了滔天巨浪。
沒辦法,朱杞的那四句話,立意太高了。無論什么樣的人看到,都是震撼莫名。因為,這四句話是文人的至高追求,終極夢想
當然,朱杞的小文宗之名,也隨著這四句話廣為流傳。
雖然有不少文人大儒覺得朱杞的文宗有些單薄,但是,卻無一人反對給朱杞戴上文宗的名頭。
因為,這四句話值得。
當然,朱杞的名聲不僅僅是在帝都,整個大明帝國在無數文人和錦衣衛的推波助瀾下,朱杞的名聲以帝都為中心,瘋狂的向周邊蔓延。
“父親,趙王真成就文宗了。”陳珩滿臉不可置信的問道
老爺子也是滿臉激動的道“陛下親臨詩會,明發詔書,通告天下。恐怕消息不假院中當時可有多位大儒在,若是趙王不成文宗,那些大儒也會阻止陛下的。畢竟,陛下一旦頒發圣旨,這可是整個帝國在為趙王背書,一旦稍有差池,大明帝國就成了神州大陸的笑話了。”
“文宗真成文宗了。”陳珩口中念叨著,但是,心中卻是明白,老爺子說的這些不假。身為朝廷官員,陳珩豈能連這些都看不出。
只是,明白歸明白,可心中還是難以置信。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