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吞宋3
徐達和道衍商議后,最后派最熟悉大宋帝國情況的辛棄疾北上,鎮守大宋北方
自大明帝國北上以后,根據朱杞的指示,大宋疆域內武道盟的一切力量會逐步移交給大明帝國
對于辛棄疾北上,道衍并不反對
作為大業閣閣老的道衍,其利益和大明帝國的利益是一致的,因此道衍也沒什么不滿
辛棄疾北上,大宋疆域內剩下的最強大的兩股軍事力量;方臘、田虎、王慶三人麾下的大軍和討伐三人的大宋帝國的三路大軍被徐達分別編成兩路
這兩路大軍廝殺數年,戰力不弱,又與地方上駐扎的禁軍、廂軍不同,想要整合到帝國的大軍中并不容易因此,徐達干脆將其整編成兩路,準備將其送達西夏邊境,為攻伐西夏出力
大明帝國大軍北上,不費吹灰之力的拿下大宋疆域。
徐達心中明白,只要大宋疆域內的局勢稍緩,朱杞必然會開啟對西夏帝國的攻伐
朱杞對西夏帝國的野心可是赤裸裸的,沒有絲毫掩飾
這兩路兵馬,就是徐達為支援帝國征伐西夏帝國準備的第一波援軍
大宋疆域,帝國的十數路大軍縱橫,再加上武道盟的支持和引導,接收大宋疆域城池的速度極快
孝康十年十二月二十日。
孝康帝朱標在信國公湯和的護衛下,終于趕在年關前,趕到大宋帝都外
大宋帝國皇帝率文武百官跪在城外向孝康帝投降
孝康帝朱標前來大宋帝國,代表的是朝廷大義,大明正統因此,孝康帝絕不會,也不可能像朱杞這般無聲無息的前來
實際上,在孝康帝還沒進入大宋疆域,大明皇帝親自前來的消息,便傳遍了大宋朝堂對于大明帝國鯨吞大宋帝國,朱杞其實并沒有向大宋上下隱藏的意思;前面隱而不發,只是大宋邊軍還未穩定,朱杞不愿多生波折罷了
當然,朱杞只是不愿麻煩罷了
有朱杞坐鎮大宋帝都,無論大宋帝國的皇室、文武百官、江湖、民間,有再大的風波朱杞也能鎮壓下去更何況,現在的帝國軍隊,在徐達的統一指揮下,已經鯨吞了大宋疆域的半數城池
大宋帝國大局在大宋皇帝低頭的那一刻就定了
知曉逍遙子真正身份的孝康帝并未為難投降的大宋皇室。
在受降儀式上,孝康帝親口冊封大宋皇帝為大明帝國的宋國公,實封一郡之地
孝康帝的慷慨大度,讓大宋帝國上下都松了口氣
雖然,大宋帝國這邊并未和大明帝國爆發大戰,但實際情況是,大宋帝國被滅國了
一個國滅的皇族沒死一人,這絕對稱得上奇跡縱觀神州大陸歷史也是絕無僅有的存在
神州大陸歷史上,舉國投降的國家并不是沒有,可從沒有未經一戰便投降的帝國;也沒有像孝康帝這般,敢實封一郡之地給滅國的皇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