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這手段,就是接引圣人以虛幻法則和夢道法則為基,與佛教法門融合,開創的后天大夢法。
此法虛實交互,端的神異。
諸天萬界中其實一直有個傳言;靜坐西方的接引圣人,其智慧、悟性,是不輸太清圣人的,只是西方貧瘠,佛教底蘊不深,接引圣人才低調至極。佛教之事雖然多由準提圣人出面謀劃,但是,接引圣人才是佛教真正的主事人。兩人一內一外,相互配合,倒也相得益彰。
此次佛教想要借著天地大劫大興,自然也要改變諸天大能對佛教的看法。所以,接引圣人也不再遮遮掩掩,直接放出了自己的大夢法。
佛教這步棋果然走的奇妙。
不止諸天大能對大夢法好奇萬分,就是其他圣人也對大夢法嘖嘖稱奇。
諸天萬界中雖然后天法則無數,但是,像接引圣人這般憑借一己之力開創完善一法的還是少之又少。
像人族的金錢法,乃是整個人族共同推動,才誕生完善的金錢法則。
時間一點點過去
這些年,觀音菩薩因為要布置應劫之地,也少有清閑。
可無論再忙,觀音菩薩心中始終記著金蟬子
可惜,雖然多寶如來已經感應到金蟬子五次輪回轉世了,但金蟬子的這五次轉世佛教始終沒有尋到金蟬子的真身。
第一世的金蟬子手段略顯稚嫩,但其早早布局,硬是躲在佛教眼皮底下等待家人壽終正寢后,這才離去,云游天下,完善心中佛法。
第二世的金蟬子,在幼年打破胎中之迷后,便以法力抹除了家人以及周邊百姓對自己的記憶。雖然金蟬子這一世仍舊留在家中未曾離去,但是,除了金蟬子自己外,無人知曉其存在,佛教又怎會尋得到。
第三世的金蟬子,在打破胎中之迷后,不僅抹除了自己存在的一切痕跡,其法力恢復后,便大法力凝聚了一尊分身守護家人,自己則是云游天下去了。
自第三世后,佛教再難尋到金蟬子的痕跡。
隨著天地間的劫氣彌漫,多寶如來對金蟬子轉世之地的感應也越來越模糊
第四世的金蟬子雖然依舊小心翼翼,但是,也明顯發現了,周邊搜尋自己存在的佛教弟子減少了。
第五世的金蟬子,更是在轉世之所呆了數十年,也沒見幾個僧人。
苦尋金蟬子不見,佛教也逐漸明白,或許是大劫之力庇護,他們這大海撈針之法根本沒用。
所以,佛教最后也只是在金蟬子的轉世之地安排些佛教弟子,以防萬一,卻也不再執著尋找金蟬子了。
金蟬子的五次轉世,五次積累,這種收獲極為驚人。五世為人,金蟬子歷經紅塵,體驗人生百態,他做過醫生、乞丐、混混、流氓、書生、將軍、貪官、小吏等等不一而足。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