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洛倫坐在爐子旁邊翻閱白天得到的兩本書,貝茨爺爺在收拾包袱。
象形符號通解并不是什么詰屈聱牙的介紹符號的內容,象形文字在書里可能指的是中間很大一章節介紹的如尼文。
書的前半部分是一些神秘學的煉金內容,洛倫看來大多是毫無根據的幻想,什么龍血的使用,神奇動物材料的使用,另外一些植物的名字也是洛倫兩輩子沒聽過的。
煉成的時候還有滿月和缺月的區分,在有雷的暴雨天和沒有雷的暴雨天的區分。
這就是英國的封建迷信嗎,洛倫覺得把它當成奇談來看還是很有意思的。
不過書的后半部分更有意思,是一個自稱為尼可勒梅的人的自述,他講述自己生于14世紀的巴黎,早期作為一個抄寫員為各種貴族人物抄寫書籍,信文還有遺囑。偶爾會得到一些煉金術的內容,尼可把煉金術作為自己的愛好。
平凡的生活在某一天迎來巨大的轉折,有個穿著黑色斗篷的人來到他的夢中,告訴他將收到一本神奇書冊,他必須努力研讀并且透徹了解,就可獲得非凡驚奇的力量。
這個夢境成真了。
書里這樣寫道我手里有一本用2塊佛羅林幣換來的古老龐大書籍。它不像其他的書一樣使用紙張或者羊皮,而是由精致平滑的年輕樹皮所做成的。封面緊密地包著黃銅,上面刻滿文字或是奇怪的符號它有以7頁為一組的3組,包含著首頁,每一組的第七頁都沒有任何文字,但在第一組的第七頁上,卻畫著一根被巨蛇吞噬的魔杖。
洛倫看到這里,拿過另外一本書仔細打量,這應該就是亞伯拉罕之書,書上的內容確實像是用某種金屬壓制成印,然后再著墨,不是任何洛倫見過的文字,根本看不懂。
全書一共21頁,每個第七頁上都是古怪的圖。
第一個七頁畫著一根古樸的手杖,手杖上纏繞著兩條不知品類的蛇,其中一條正在吞噬另外一條。
這本書應該有些年頭了,書頁泛著黃,簡單線條勾勒出沒有顏色的畫面,更說不上清晰,但洛倫看向這幅畫的時候,腦子里有彩色,清晰的圖像。
手杖是古樸的黑色,兩條蛇有著白色的斑點,他甚至能感覺到鱗片啞光的質感。
洛倫猜想是自己的生活太無聊,加上前世大量網絡影視資料,自行腦補的。
第二個七頁也就是第十四頁上畫的是一根十字架,但十字架上釘的卻不是耶穌,而是一條蛇。
洛倫看著這幅圖,他覺得這畫上的蛇應該跟前面不是同一條,十字架上的蛇頭上好像有兩個小角。
第三個七頁也就是第二十一頁上畫的是一片荒漠上冒出幾股清澈的泉水,從泉眼中又鉆出許多蛇。
洛倫對這幅圖的印象更多的在于泉水,泉水涌出來的景象在腦海里,似乎能感受到泉水的甘甜,清涼。
除此之外,第四頁和第五頁也配上了四張小圖,太小了,洛倫沒有腦補出什么東西。
在象形符號通解中,尼可勒梅對此的意見是,這些小圖不重要,像是在敘事又像是一些通俗神話里的內容,對煉金術沒有提及。
后面的自述就變得胡言亂語,單詞的拼寫都有很多錯誤,還有胡謅的語法。
再往后翻就是一些游記內容,這個尼可勒梅幾乎跑遍了全球每個地方,記載了很多地方的風俗習慣,當然中間也夾雜著一些亂碼一樣的文字,洛倫挑選著讀還是津津有味。
貝茨爺爺收好的包袱,透過小窗看了一下天象,此時雖然在下雪,但是云層很薄,能看到一個帶缺口的月亮低矮的掛在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