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要做好準備啊”
在這個年代,霓虹籃球的發展途徑是屬于那種兩條腿走路的,一種,是正常的校園籃球,還有一種,就是青訓體系。
別以為霓虹這樣的國家沒有青訓隊,其實他們國家也是有青訓隊的。
至于為什么說在這個國家沒有職業籃球,原因也很簡單,因為這個國家的職業籃球水準在世界上來說,實在是太弱了,弱到根本就不會有民眾去關注。
在這個年代,霓虹國民感興趣的運動是足球,是柔道,是劍道和棒球。
這些運動無論是哪一個,熱度都要比籃球高得多。
而且由于籃球這項運動實力孱弱的緣故,這個國家雖然有青訓隊,但是青訓的比賽,卻是相當少的。
之前流川楓他們被召集去訓練的那個,是國青隊,和青訓隊是不同概念的。一個,是國家組織的團練,可以理解為u16,u17的國家隊。
還有一個,是以職業籃球為目標發展的,平常不去學校正常上課的俱樂部球員。
校園籃球球員的上升途徑,就是小學、中學、高中、大學,在高中和大學這兩個階段,如果個人實力出色,有人引薦,就有機會加入俱樂部,參與俱樂部之間的比賽。
到這個階段,其實已經可以稱得上是職業球員了。
只是這個年代的俱樂部數量不多,比賽數量也不多,甚至就連比賽都不穩定,那些所謂的“職業球員”,一個個混的都不怎么樣。
青訓體系,就是自小被俱樂部挖掘,不停的在俱樂部里打球,長大之后,就和俱樂部簽合同,直接成為“職業球員”。當然了,俱樂部在培養球員的時候也是分梯隊的,每一個梯隊,都會淘汰掉一些不合格的球員。
只有最優秀的一批人,能夠成為“職業”。
而霓虹籃球職業賽事不正規,球員上升通道狹窄的這種亂象,直到2016年,才有所改變。
安西教練曾經其實就是青訓出身,并不像神宮寺武道他們那樣,走的校園籃球的路子。
就在前幾天,在世界舞臺上面表現亮眼的河村永輝,就是校園籃球的代表人物,像是前幾年炒的比較火熱的八村塁,走的其實就是青訓路線。
這兩條路說不上哪條路好,哪條路差,但是總體來說,在同年齡段,青訓出身的球員技術會比普通的高中生要強很多,這是無可爭議的。
只不過他們神奈川縣代表隊當中的很多球員,個人能力其實早已經達到了俱樂部招人的標準。
只不過在當下這個年代,俱樂部籃球,更加信任那些自己從小培養的球員,基本不會對外招募武道他們這種年紀的球員。
在霓虹男籃開始改革前,他們的籃球環境和華國幾乎是一模一樣,高級一點的聯賽選材,基本不會從校園籃球的球員當中招募。
以往,俱樂部的青訓隊都是看不上秋之國體的,這種水準的比賽,俱樂部其實都沒有興趣參加。
也不知道今年他們是什么想法,居然是把自己俱樂部的球員下放到了各個合作的學校,幫助縣打比賽。
這樣的改變,確實是足以讓神奈川縣引起重視。
因為神奈川縣之前在選拔的時候,就已經將俱樂部青訓球員排除在外了,那些俱樂部球員從一開始就沒有要來參選的打算。
“安西教練,為什么會突然有這樣的變化”櫻木花道心直口快,在他的腦海里面,對俱樂部青訓球員也沒有什么概念,心中疑惑的他直接問道。
“因為我們。”
“這段時間的封閉式訓練,你們不知道外界的情況也屬于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