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練的指示下,武道在訓練之余還要進行爬行訓練。
你沒有聽錯,就是那種雙手撐著地面的爬行
不是教練員們拿武道取樂,爬行的姿勢,能夠最大程度上面的調動球員的核心肌肉,同時在爬行的過程當中能夠活動球員脊柱,對于那些訓練走偏,彎腰駝背的球員來說,這種訓練方式好處非常多。
在鍛煉核心力量的同時,也能夠起到一些輔助矯正的作用。
用這種方式活動開了之后,武道也確實是能夠感覺到神清氣爽。
在深入了解了這種訓練方式之后武道甚至想著要不要回國,去找個“開龍骨”的傳武大家正經的學一學。
教練們安排的這種訓練方式,確實是讓武道受益匪淺。
同時,針對武道現在的體型,教練們也是建議武道酌情增肌,教練組的成員們仔細的觀察過這段時間武道的運動表現,發現武道不但速度快、力量強,甚至連爆發力,都非常出色。
以武道這個黃種人現如今的體重而言,他能夠有這樣的運動表現已經是讓教練們驚為天人,同時他們也覺得武道還有掛肉的潛力。
對于一個球員來說,在保持速度和靈活性的基礎上,增肌絕對是加強自己統治力的一種絕妙的方式。
注意,這里說的是增肌,而不是盲目的增重。
增肌和增重完全是兩個概念。
肌肉那是肌肉,而增重,增加的則有可能是脂肪。
人的體重,一個月的時間有可能長個十來斤,但是肌肉,哪怕是用一年的時間,也許只能是增長24kg。
增肌往往也伴隨著增重,但是概念完全不同。
當然了,考慮到武道現如今只是一個高二年級的學生,并且黃種人總體上相較于黑人、白人發育周期更長、更緩,教練組給武道的增肌建議也是非常的保守。
在飲食方面,武道的習慣本就非常的健康,教練組們也只是建議武道在保持現狀的同時,增加一成的牛肉攝入量。
運動員最大的敵人,一是傷病,二是自律。
這里的自律不單單是指訓練,同時也是指代飲食。
教練們給每個球員都給出了飲食指導,但是真正能夠嚴苛執行的人,卻少之又少。這也很好理解,參加訓練營的人都是天賦異稟的高中生,憑借著他們一路成長起來的經驗,這些高中生們也是在籃球這一條道路上面取得了一些成績。
在他們看來,他們只需要按部就班的走下去,不去吃“自律”的苦,也一樣能夠成為頂尖球員。
因此真正把教練組的話放在心上的球員,并沒有多少。
不是球員們懶惰,吃不了苦,他們只是不重視飲食對于球員的影響,平常的訓練,參加訓練營的球員一個比一個卷
武道是把教練們的話聽進去了,如果可能的話,武道甚至打算專門請個有名的營養師,請個專業的體能教練來指導自己。
如果是在亞洲范圍內的話,縱然是你想找,也找不到這樣的人。不過在美國,只要你肯花錢,這樣的人還是能夠找得到的。
說到這,就不得不提某位波蘭中鋒了,當年他試訓某休斯頓球隊的時候,球隊希望他繼續在cba磨煉,看好對方天賦的同時,也派出了“御用”訓練師吉米,希望幫助波蘭中鋒在國內打球的時候也能夠繼續成長,并且保持一個良好的身體狀態。
結果你猜怎么著
那個訓練師最后給我國球員的評價是不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