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場當中的騷亂,在裁判的威脅下很快就被解決。
布萊恩拉塞爾雖然是個肌肉棒子,但是腦子里面裝的也不只有肌肉而已,他從93年就登陸聯盟打球了,這些年下來,長進的也不只有肌肉,還有腦子和經驗。
在裁判的勸阻下,布萊恩拉塞爾知道繼續鬧下去對自己沒有任何好處,惡狠狠的瞪了武道幾眼之后,輕哼了一聲,掙脫了那些抱著他的裁判。
目送武道站上罰球線穩穩的將球打進之后,布萊恩拉塞爾也是快速朝著森林狼半場跑去,緊跟在武道的身后就來到了森林狼半場。
爵士后場,霍華德埃斯利接到了馬龍的傳球之后,也是壓著速度,慢慢朝著前場推進。
爵士這一輪推進的速度并不太快,和這個年代絕大多數的球隊一樣,爵士是一支有著“重型”內線的球隊,他們的進攻,也基本是圍繞著馬龍的。
因此整支隊伍的推進速度,都是取決于馬龍的速度快不快。
這就是90年代的nba,這就是商業聯盟,在這里,讓球隊當中的球星打的舒服,才是贏球秘訣,才是球隊最核心的“戰術打法”。
隨著霍華德埃斯利帶球進入前場,原本站在三分線外的布萊恩拉塞爾突然啟動,試圖越過武道朝著內線切入。布萊恩拉塞爾的切入很詭異,武道其實根本就沒有想要阻截他的想法,武道只想著跟在對方的后頭,從中堵截爵士內外的連線。
武道身高高,彈跳爆發力都很出色,他要是卡在布萊恩拉塞爾和霍華德埃斯利的傳球路線上,爵士根本就沒有可能越過他將球送入內線。
但是武道這邊沒有要沾身上布萊恩拉塞爾的意思,布萊恩拉塞爾可沒有這么容易放過武道。
他的切入,根本就沒有徹底繞開武道的意思,在突擊的時候半身直接撞在了武道的身上,用身體頂開了武道之后,才朝著內線快速沖去。
武道被布萊恩拉塞爾頂了一個踉蹌,而后也是快速回身,追向了布萊恩拉塞爾。
后者見武道跑來,迅速一個折返,依舊是半身頂在了武道的身上,在強烈的身體對抗之后,布萊恩拉塞爾才重新回到了三分線外。
與此同時,經過兩次撞擊之后,布萊恩拉塞爾和武道之間也是拉開了一些距離,回到三分線外的時候,霍華德埃斯利也是迅速將球給到了布萊恩拉塞爾的手中。
拿球之后,布萊恩拉塞爾直接落球啟動,一個蠻牛沖撞,突進的同時側身也是快速頂在了武道的身上。
這個布萊恩拉塞爾突進的時候姿態很有意思,左臂曲臂在身前,緊緊貼著胸腹位置,臂膀上面的肌肉隆起,在突進的同時,已經做足了對抗的準備。突破時臂膀也沒有超出自身的圓柱體,很規范。
只是在進攻路線的選擇上,布萊恩拉塞爾和其他的球員有些不太一樣。
這家伙突破給人的感覺根本就不是沖著“突破”去的,反而是沖著人去的,就像是一個打橄欖球的運動員,在行進當中,已經做足了應對沖擊的準備。
從賽季初開始打了這么多比賽了,武道也不是第一次遇到這種突進方式了,絕大多數時候,他都會用自己的力量狠狠的頂回去。
畢竟他的體格在3號位這個位置上面還是有著相當大的優勢的,對于一些認不清自己的球員,給予強硬的回應,是相當有必要的。
但是此時面對布萊恩拉塞爾的突破,武道掃了一眼對方胳膊上“雄壯”的肌肉,左腳快速向后一側,主動撤了半步躲開了對方的沖擊,而后快速黏身趕上,追至布萊恩拉塞爾的身側。
一鼓作氣,再而竭,三而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