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啪!”
被羅德曼點起的加內特為了阻止對手,直接是一巴掌打在了羅德曼的手臂上,破壞了他的籃下打板,不過與此同時,裁判的哨聲也是隨之響起。
“嗶——”
尖銳的哨聲直接是將羅德曼送上了罰球線,雖然沒有成功將球打進,但也算是成功造到了殺傷。
而且森林狼犯規的人是加內特,是森林狼的防守支柱之一,這個結果對于公牛而言也是可以接受的。
“干的不錯,凱文!”
不過森林狼這邊倒也并沒有因為加內特的犯規而感到失望和沮喪。
理智一點來說,加內特對羅德曼犯規其實是沒有任何必要的,因為羅德曼并不是公牛的進攻球員,將自己珍貴的犯規次數浪費在這樣的球員身上,實在是有些不值。
而且加內特給森林狼整體防守提供的能量是其他的球員難以替代的。
如果加內特因為犯規問題下場的話,對于森林狼整體而言是一個致命打擊。
但是從另一方面來說,加內特這一個犯規也是值得的。
公牛連續的進攻失敗會打擊球隊的士氣,而且被加內特送上罰球線的羅德曼也并不是那種擁有了超高罰球命中率的球員。
這一個犯規,也算是有些價值。
公牛也許血賺,但他們森林狼絕對不虧。
“鐺~~~”
被送上罰球線的羅德曼第一罰不中,籃球直接是崩筐而出。
看臺上面頓時響起了森林狼球迷們的歡呼聲,看到羅德曼罰球不中,比他們看到自己家的隊員進球還要興奮。
羅德曼其實就不是那種以進攻見長的球員,在底特律活塞的那些年他的場均得分也只有在十分上下,罰球命中率也在60%左右,在所有的內線球員當中也是屬于“下等馬”的水平。
進入公牛和邁克爾喬丹搭當之后,羅德曼的進攻能力更是被閹割的不成樣子。
和邁克爾喬丹這種級別的得分手搭檔,羅德曼能夠將自己所有的精力都放在防守和搶奪籃板球上面,而他也很樂意在這些方面花費心思,并且羅德曼也很有天賦。
只不過與之相對的,他的罰球命中率在公牛階段也已經下滑到了50%左右。
羅德曼的罰球命中率巔峰是在職業生涯的最后一年進入達拉斯小牛之后,那年他的發球命中率能夠上到70%。
但是如果是以總體的罰球命中率來判斷羅德曼罰球好與壞的話,多少還是有些不合實際。
因為實際上他的場均罰球數也就兩個而已,數據實在是太低,不具備什么參考價值。
站在罰球線上的羅德曼已經是接到了裁判的傳球,準備著他的第二罰球。
看臺上森林狼球迷們的噓聲涌入球場,球迷們以這樣的方式影響著羅德曼的罰球。
原地運了幾次,稍作調整之后,羅德曼將球投出,在眾人的目光當中,籃球磕在了籃筐側沿向外彈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