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簡單的上籃就能夠完成得分的事情,為什么要用扣籃呢?
這是這個年代的cba教練組想不通的事情。
但是來了nba之后,第一的教練員教導姚明的是能夠扣籃就絕對不上籃。
因為他有絕對的身高優勢,劈扣是最有效率且最能夠提振士氣的得分方式,而且更重要的是,中鋒球員對于灌籃的需求也能夠變相鍛煉他們身體的肌肉。
僅僅靠著上籃就能夠解決的事情,球員就不會在身體鍛煉上花費心思。
但是一個球員想要在賽場上面頻繁暴扣,就需要一個非常堅實的體魄,以及足夠強悍的體能。
對于球員進攻方式的需求也意味著教練組們對球員身體條件的不同需求。
在姚明的新秀賽季當中,他表現得不夠硬,而在nba的賽場上面一個球員如果不夠硬的話,是根本沒有機會打出來的。
姚明將武道當做自己的競爭對手和追逐目標,大家年齡相仿,又同是黃種人,他有這樣的想法自然是非常正常的。
武道也不知道自己的話能夠對姚明有多少的作用。
但是有一件事是可以確定的,人教人不一定教的會,事教人,一次就行了。
當泰倫盧再一次持球來到弧頂位置的時候,姚明也沒有再嘗試繞過加內特切入籃下,而是用身體死死靠著加內特,想要用這樣的方式來拿球。
加內特幾次想要從姚明的身側繞過來到他的前面阻截,不過姚明的腳步還算靈活,身體對抗也還算出色,幾次都破壞了加內特的繞前。
位置還算不錯,泰倫盧也是選擇了再相信一次姚明。
在nba也講究“大中鋒優先權”,球隊在進攻的時候會優先選擇看中鋒是不是有不錯的進攻機會,如果中鋒在內線不占據優勢的情況下,控球的隊員才會考慮其他的進攻方式。
姚明和奧尼爾都是持球大核的打法,他們習慣于在內線單吃。
“啪!”這一次,泰倫盧的出球非常的順利,姚明接到籃球之后就迅速側頭朝著身后的加內特看去,卻是沒有發現原本在側翼的武道此時已經朝著姚明快速靠攏。
姚明炸球想要背打強吃,但是在籃球落下的那一刻,武道卻是已經趕到姚明的身前,直接將球斷下。
新秀時期的姚明還有一個缺點,那就是應對包夾時的反應不夠快。
高舉高打還沒有徹底形成條件反射,而且在內線拿球之后不會立刻尋求出手機會,而是習慣于炸球調整。
這樣的習慣在cba的賽場上也許不會是什么太大的問題,靠著他出色的高度以及身體條件足以彌補,但是在高機動性的nba,這樣的中鋒是會出現大問題的。
武道非常清楚姚明的缺點,自然也是會針對這一個缺點迎頭痛擊。
他可不會顧及自己的球星身份,在賽場上面面對對手,就得殘忍,得抓住對方的弱點狠狠的攻擊。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