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密習慣于縮小奧尼爾在湖人三連冠時期對球隊的貢獻,每每談論到ok組合時期,總是會說沒有科比湖人就過不了馬刺,說什么奧尼爾被鄧肯打爆。
但是真正看過球的人就會知道,這樣的論調根本就是站不住腳的。
因為鄧肯是一個4號位~
因為需要正面對抗奧尼爾的多數時候是大衛羅賓遜,鄧肯需要做的就是利用他出色的機動性進行協防,或者是在后半程對上被急劇消耗之后的鯊魚。
鯊魚的統治力即使是在和馬刺的系列賽當中同樣也能夠展現出來,換任何一個中鋒,都不可能在馬刺的雙塔體系之下打出那種爆炸的數據。
00-01賽季,湖人第二冠時期,西決的時候湖人對上了馬刺,將對手4-0橫掃出局。
系列賽g1,科比35投19中,砍下了45分10板獲得了球隊最高分。
但是奧尼爾這一場球也是22投11中砍下了28分11板(4前場板);馬刺的雙塔,鄧肯是19中10,砍下了28分14板(11個后場籃板),大衛羅賓遜16中6,14分11板。
奧尼爾的得分雖然沒有辦法和科比相比擬,但是從出手數也能夠看得出來,湖人讓奧尼爾吸引了對手的壓力,給了外線無限開火權。
系列賽g2,科比24中11砍下了28分7板,奧尼爾21中8,砍下19分14板;馬刺這邊鄧肯炸裂的砍下了40分15板,羅賓遜9中3,拿下7分9板。
這一場比賽之后,湖人就已經意識到了鄧肯才是這一支馬刺的當家核心,立刻調整了防守戰略。
系列賽g3,科比27中14拿下36分9板,奧尼爾僅上場35分鐘就23中16,砍下了35分17板肆虐籃下;馬刺這邊大衛羅賓遜壓力驟減,18中10拿下了24分12板,鄧肯打了39分鐘,14中3僅僅只是拿了9分。
這一場球湖人也是以111:72大勝馬刺。
系列賽g4,費舍爾和科比分別拿下了28分和24分,外線空間充足,奧尼爾19中11砍下了26分10板;與之相對的馬刺雙塔,鄧肯10中5,大衛羅賓遜16中5,分別拿下了15分和12分,這一場球馬刺也是毫無抵抗之力被斬于馬下。
窺一斑而知全豹,奧尼爾在這一輪系列賽當中展現出來的內線威懾力是其他同位置球員遠遠沒有辦法相比擬的,湖人外線出手的容易程度也是那些沒有和奧尼爾合作過的外線球員根本就沒有辦法想象的。
為什么奧尼爾在系列賽當中沒有辦法通過助攻數據來體現他的籃下威懾力?
原因也非常的簡單,因為往往從內向外傳球的第一次傳導是沒有辦法立刻擺脫對方的補防的,馬刺有機會干擾到持球手,為了穩妥,外線球員接到了奧尼爾的傳球之后往往需要再進行一次傳導,才會出現大空位。
奧尼爾這種賽場的影響力,不看球光看助攻數據沒辦法感受到的。
有喬選喬,無喬選鯊,從來都不是一句空話。
當然了,當科密們無限貶低奧尼爾在ok組合時期影響力和統治力的同時,詹密們也在無限貶低科比在ok時期的作用,誠然,跟在奧尼爾的身邊即使是費舍爾這樣的球員都能夠打出13中11,三分球7中6砍28分這種生涯之夜。
但是那個時段的科比造殺傷能力也是不可忽視的。
科比有中投產量,有外線強解,在那個時代,這樣的球員數量并不太多,起碼費舍爾是做不到的。
而在如今這個99-00賽季,菲爾杰克遜教練進入湖人之后,他們的風格也已經開始成型了。
森林狼要面對的,其實就是這樣一支在原時空開創了湖人王朝的超級強隊!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