嵴椎動物的大腦中,負責思維處理中最重要的區域,就是端腦的背側皮質,但在演化的初期,這塊區域的內部是空心的,獸族的演化路線,是將背側皮質展開,將原本的腦子整個包裹,并且向內褶皺,如此將這部分空心的位置擠壓,形成了我們現在的大腦皮層。
而龍族則是選擇直接向內發育,將原本端腦內部的空腔直接填滿,從而發育出了一套與我們獸族截然不同的大腦結構。
兩者最顯著的區別就在于,我們的大腦,分為不同的大腦皮層區域,不同區域各有分工,如此面對各種突發事件的時候,都有極高的處理效率,但同樣的,也帶來了弊端,那就是一件事情只能由專門的大腦皮層區域進行處理,其他區域還有計算力的情況下,也不會對這部分信息進行干涉,也就是很可能出現一核有難,八核圍觀的坑爹情況。
而龍族的大腦并沒有這樣的明確分工,這導致了在應對突發情況的時候,他們的反應可能沒有我們這樣敏銳,但沒有明確的分工也使得他們的大腦算力并沒有被分區,遇到一些需要思考的問題時,可以用整個腦子的計算力來思考,這已經使得許多鳥類大腦的體積比起獸類要小的多,但經過訓練之后,在智力的表現方面反而可能會超出的原因。
這也是我們將這個大腦改造實驗命名為龍化的原因,隨著技術的發展與社會的進步,傳統的人腦已經逐漸無法滿足我們最思考的需求了,而如何開發他的潛力,則成為了邁向未來的重中之重。
電影超體之中,有過一種人類對自己的大腦只有不到百分之十的利用率的說法,這種說法并不能完全說是正確,因為我們絕大多數的腦區,都有自己的作用,并不是沒有利用到,但同樣也不能說錯,因為我們在思考的時候,的確也只能調用對應腦區的計算力,負責其他事務的腦區不會參與其中進行輔助,從某種角度來講,這的確是有待開發的潛力。
而我們希望未來人類進化的方向,是可以兼容龍族大腦的優勢,在需要的時候,可以臨時調動整個大腦的運算力進行思考,那對于人類的提升,毫無疑問將會是一場質變。”
這對于藍諾們來說,毫無疑問是一項非常重要的計劃,隨著計劃制定完畢,大量藍諾也開始為此忙碌了起來,這個實驗項目的初級階段,只能由他們自己來做,其他人沒有預演,因此在對自己的大腦改造的過程中,沒有任何后悔的機會,如果想要靠著人力,推動人類的大腦在短時間內完成龍族數千萬年來的進化,所需要付出的犧牲將會是一個天文數字。
藍諾設計的實驗之中,會用前字秘將自己的思維備份,并且將這個世界獨特的神識抽取出來進行獨立運轉,隨后對大腦進行手術,植入新的神經結構,然后促使這些神經結構高速發育,同時用外部的思維控制大腦思考,體會思考的過程,通過儀器設備監控腦域在思考過程中的使用效率。
在得出一個相對可行的改造方案之后,藍諾就會選擇一人開啟預演,在預演中,會同時對上百個沒有開啟預演的藍諾進行不同類型的手術,最終歸納總結出這些手術的效果,藍諾們也會在這個過程中給予配合,盡可能的思考表達自己在改造過程中受到的各種影響。
這個過程顯然并不容易,對于大腦這種最精密的思考器官的改造,是所有人體改造之中最為困難的,不僅要考慮到這個最精密的器官本身架構上的問題,同樣也需要考慮到,在改造之后是否會對人格造成永久性的影響
人類的大腦皮層分工太過于明確,在某些區域缺失的情況下,人便會失去某些特定的感情或能力,因此在改造出現失誤的情況下,有可能出現讓目標徹底失去感情的情況。
這算是他們在實驗過程中,最常見的失敗情況,想要保留住人類的感性,并且完成改造,對各大腦域進行并聯,顯然不是一個短時間能完成的任務。
不過在計劃開始之后,逐漸也能獲得一些階段性成果,比如外置的,可臨時連接的思維裝置,外接上這些思維裝置之后可以一定程度的加速人腦的思維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