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如果是中東地區的國家的話,必要的時候可以使用純能量合成有機物的方法,我對于有機物合成一直都是兩條路線同時開發,一條路線是利用生物,對自然界的有機物進行轉化,轉化為人類可以食用的類型,這是傳統路線。
另一條則是直接使用水和二氧化碳,利用催化劑和特殊的反應條件,消耗能源直接合成有機物。
事實上,這項技術在我之前早就有人研發過了,只是因為得不償失,如此進行生產,成本比起自然界種植的糧食還要高出數十倍,消耗大量的能源才能合成少量的有機物,我現在盡可能的壓低成本,需要的能源依舊相當龐大,成本大概相當于各大產糧地自行種植的四倍左右。
不過消耗的最多的還是能源,中東國家如果肯消耗足夠多的石油儲備,短時間內消耗大量能源進行有機物生產,也能一定程度的緩解他們的糧食危機。
不過和前一個解決方法一樣,這會向大氣之中排放大量的溫室氣體,對于目前已經相當惡劣的自然環境,同樣會造成巨大的破壞。
相關的技術資料和微米機器人的模板,我一會兒也可以提交給行星防御理事會,希望你們能夠做出正確的選擇。”
藍諾的話,讓本來滿頭大汗的加爾寧松了口氣,他現在覺得,藍諾就像是人類最后的保險,遇到了什么重大的問題,只要找到他,至少都能做到兜底。
這兩種技術方案都需要付出相當重大的代價,但解決眼前的燃眉之急似乎已經足夠了,沙漠國家終究是少數,真正的大國的糧食儲備,也至少足以應對過一年時間,有些國家作為倉鼠黨,甚至儲備了未來至少五年的糧食。
藍諾在表單之上看了一下世界各國的糧食儲備情況,眉頭不由的皺了起來,原著之中并沒有寫饑荒持續了多長時間,藍諾本以為可能就是一兩年的問題,但從各國的糧食儲備來看,這場嚴重的自然災害的持續時間恐怕遠遠超出了他的預計。
各國的糧食儲備,特別是東方的某大國,足以應對至少三年的糧食徹底絕收,就算自然災害再怎么嚴重,顆粒無收也不至于,因此能夠支撐的時間遠遠要比三年更長。
在這種情況下,想要出現原著中那種千萬人及的饑餓大進軍,讓人類像是蝗蟲一樣,所過之處寸草不生,這自然災害起碼要持續五年以上。
眼前的這恐怕只是開胃菜而已,估計最近一兩年內,世界各地的秩序還能維持相對穩定,畢竟原著之中可控核聚變可是順利點火了,如果可控核聚變在大低谷發生之后才點火,那人類的環境絕對不會讓點火那么順利的進行。
章北海用隕石刺殺老航天的行為,也就基本不可能出現了。
藍諾看了一下自己這邊的實驗進度,很多東西是沒有辦法提速的。特別是這種動植物培養,他的預演也沒有用,他只能看到十五分鐘的未來,而這些動植物的培養動輒需要幾周甚至幾個月的時間,那些微米機械也需要進行自我復制的長期測試,這些時間都是省不下來的,最短兩年內也不可能出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