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在這樣的空間之中,任何結構的內部都是可以直接到達并且直接觸摸的,人類的心臟可以直接被握住,水滴內部脆弱的結構也可以輕易被破壞。
就算三體人的戰艦出現在這里,也會有無數的設計漏洞,雖然他們也可以獲得同樣的高維能力,但如果人類率先一步適應了這種高維環境,毫無疑問會占據巨大的優勢,用來對三體人的武器進行拆解,并且理解,也是非常好用的東西。
行星防御理事會上,藍諾提出了一個讓所有人都感到意外的計劃“我們可以進行一系列的深空探索,同時也可以利用遠航飛船彼此之間巨大的距離,進行粒子加速實驗,這樣一次又一次的實驗。也能吸引智子追隨,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隨著飛船越飛越遠,追上去的智子的數量也必須越來越多,否則這些飛船就有可能真的從這個過程中得到正確的數據。
而同時這也不妨礙他們執行自己的任務,那就是對深空進行探索,宇宙中的物理規則分布未必是均勻的,就算是均勻的有一些地方可能也會有和太陽系不同的物理現象,甚至可能有一些特殊的區域可以讓智子無法工作。
我們現在相對于浩瀚的宇宙來說,不過是剛剛從東非大裂谷走出來的原始人,我們只見過稀樹草原,于是就根本無法想象澎湃的河流,萬仞的雪山,浩瀚的汪洋,而這些對于我們來說無疑都是有意義的。
這個計劃需要漫長的時間,但并不一定是有去無回,相比于偵查計劃這次我們只要帶足燃料,攜帶足夠將飛船加速到最高速度四倍的燃料,就可以在加速到最高速度之后完成停車反向加速返航并且減速的過程。
理論上宇航員還是有可能返回的,這取決于他們是否愿意返回,又能在宇宙中堅守多久時間。我的集群的個體可以參加這個項目,參與到對深空的探索之中,駕駛飛船以十分之一光速,朝著太陽系外任何一個方向飛行。
也許未來我們能找到一顆宜居星球,誘惑者能夠找到讓我們與三體人之間的戰爭產生決定性改變的宇宙環境。當然,這種探索就如同是大海撈針,很有可能我們的投入任何回報都無法得到。”
藍諾這次的提案顯得有些奇怪,如果說以往的計劃都是和民生和人類的發展息息相關,那這次似乎就有點過于理想化了,而且有些讓人摸不著頭腦。
如果說只是吸引智子的注意力,讓人類的加速器和三體的賽跑更容易取得勝利的話,那偵察艦對同樣也可以做到,無非就是增加偵查艦隊的規模和頻率而已,將飛船和人類的精英朝著無垠的虛空之中發射,對人類來說并不是一件太好接受的事情。
不過隨著環日加速軌道的建設,人類已經可以相對較為方便的在太陽系內軌道之間往返,大量的自然資源的獲得,和技術的進步,讓人類的生產力早就今非昔比,要說派出幾艘星際探索飛船,也并非就做不到。
曾經的人類都可以派出旅行者號,現在的人類派出一些探索飛船,就更是沒有什么問題了。
不過飛船的探索方向也是有所規劃的,這方面的技術細節就是藍諾來進行把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