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多正在相互討論的科學家,很快發現自己手頭的這些方案,還不如全息投影中呈現出來的這個效率高,紛紛把自己手中的方案扔了一地。
緊接著,同樣的手段,藍諾將剩余的零件,和觀測設備拆解下來的零件進行組合,又陸續制造出了分子材料合成儀,和納米3d打印機。
這三樣東西,算是納米時代,最基礎的三建工業設備,分別負責冶煉,合成,建造。
飛船上肯定是沒有這些設備的,之前飛船的設計是為了偵查,為了盡可能的降低飛船的質量,除了觀測設備和通訊設備占據了龐大的質量之外,剩余的就連生態循環系統,都是盡可能的壓縮到最低的程度,怎么可能攜帶現成的工業設備。
但藍諾還是成功用這些設備拆解下來的零件,還原拼湊成了納米工業三件套。
有了它們,接下來許多的任務就不需要藍諾親自動手操作了,地球方面的科學家和涅槃者,可以遠程通過可控高能粒子與系統進行連接,智能化進行生產。
藍諾需要在現場負責,更重要的東西,至于說什么是更重要的東西,那自然是加速器中對高能粒子的加工。
三體人的設備全都是包裹了一層強相互作用力材料的,就算是看起來最為脆弱的太陽帆,除非是正面挨了一發超級氫彈,也幾乎不會在任何常規攻擊之下損傷。
藍諾想要和這些三體人的航天器周旋,就至少得有能夠對他們破防的武器,靈氣的確可以構造成強相互作用力材料,完成對三體人航天器的破防,但靈氣本身也會在碰撞的過程中,出現大量的損壞。
發送到這邊的靈氣,需要經過零點八四光年在的漫長旅途,能夠輸送過來的量,是肯定不會有地球那邊那么多的,加起來總共也不到一千克,這對于一名個體強者來說,已經是相當豪華的配置了。
畢竟地球方面,還需要支援其他的探索飛船和偵查飛船,他們距離地球的距離同樣遙遠。
用靈氣對三體人的航天器破防,消耗實在是太大了,必須有一種更加廉價,使用起來不必心疼的物質,來對三體人的航天器進行破防。
能夠相對簡單的破壞掉強相互作用力材料的,就只有同樣是強相互作用力材料的存在。
“接下來按照我們給出的步驟,用可控高能粒子進行輔助,在加速器中,對高能粒子進行質子級別的排列,排列完后,就將之前生產出來的強磁發生器,放置于我們構建出來的那一層強相互作用力材料的內部。
電磁力相對于原子核之間的作用力,實在是太小,幾乎沒辦法把他們束縛在一起,但我們需要的其實只是維持住它的形狀不要變,讓他首尾相接,變成一個球形之后,他自身就可以維持靜穩定性。
如果你仔細觀察三體人的航天器,就會注意到所有的航天器幾乎都是一體鑄造一般的形狀,表面的拓撲結構是完全連在一起的,利用的其實也是和我們相似的原理,只不過他們的技術更先進,可以將這一層強相互作用力材料做的很大,并且扭曲出目前為止我們還無法生產出來的怪異形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