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余亮和自己的大軍一起狼狽的逃出了城墻。雖然損失慘重,在剛剛那短暫的幾分鐘時間里,就有數十萬人倒在了城墻內。倒下的野獸數量更是不計其數。但這種程度的損失也是值得的,因為城墻內已經沒有任何可以防御的點了。他們接下來只需要找到地下空間的入口,或者是自己挖掘一個入口出來,然后狠狠的打進去。把這處地下基地徹底攻破。
其實之前他們嘗試過。從入口之外的地方挖掘地道,直接朝著地下基地的方向挖掘。但敵人似乎是有某種方式探知地下的挖掘,在挖掘到敵人的地下基地之前,他們挖掘的隧道就會和敵人挖出來的隧道連通在一起。
當挖掘的隊伍突然挖穿了前面的泥土。驚喜的以為自己來到地下基地的時候,其實反而是直接闖入了敵人的埋伏場。通常都是剛剛挖通了隧道就挨了一發超級大炮。隧道里地形狹窄,根本沒有地方躲。爆炸的沖擊力直接就將挖掘的人像是炮彈一樣從隧道之中噴了出去,當然噴出去的時候肯定都已經是殘肢斷臂了。
嘗試了幾次之后發現對方的偵察殺招非常的厲害,不管是從哪個角度挖掘都會被敵人發現,然后提前挖掘隧道反制。挖了半天不僅沒能挖掘出進攻的通道,反而是折損了不少人。無奈他們也只能放棄選擇從正門打進去。
地下基地和地面之間必然是有著大規模的物資運輸的。就算是考慮到防御肯定也有幾個人流量巨大的正門。這幾條通道能夠容納大量的人員和物資通過也就意味著從這里進入,軍隊不至于像在小型的隧道里那樣擺不開陣型。
當晚再次偵查城內情況的時候,事后就已經報告了,城內幾乎已經沒人了,他甚至翻越了城墻向內部探查發現就連城墻的殘骸之上都已經沒有人在那里防御了。這也是正常的,地下基地那邊本來就人少。之前剛剛打了一場大戰,損失其實已經不小了。
城墻被攻破之后,沒有這層屏障作為依托。地下基地的人的戰損比其實是大大增加的。就算是不久之前的那一戰,他們在幾分鐘內遭受了幾十萬人的慘重損失。但真的計算整場戰役的戰損比的話,城破之后的戰損比反而比之前更好看幾分。
城墻沒破之前,他們的損失沒有這么慘重,但同樣的敵人的損失更加微乎其微。如果他們繼續依托殘破的城墻防御的話,戰損比還會進一步拉近距離,到那時候防御不了幾天。他們就沒有足夠的人手了。
與其如此還不如退入地下保存有生力量。如此一來的話,地下基地還能夠依托復雜的環境抵抗許久。如果外界暴風雪真的徹底降臨下來的話,進攻也是沒有辦法繼續下去的。也就是說他們只要能夠抵抗到冬天至少算是能夠茍活下來了。冬將軍會平等的懲罰每一個傲慢的沒有做好御寒措施的人。
此時此刻,地下基地之中大量傷員正在救治。同時除了少數居民區和工業區之外,大部分地區都有占地工程師進行改造。在那些地區建立起相應的防御基地。防御著每一條隧道。每一條關鍵的甬道。
這些隧道的墻壁都是用高強度的鋼筋混凝土打造而成的,厚實程度也相當的高。
為的就是防止敵人在這些隧道之間自己打洞,打亂他們原本的布置。
有了這層鋼筋混凝土之后,敵人打洞至少需要幾個小時的時間才能夠破除這層厚重的隔離,而這段時間已經足夠他們調集人手。在隧道之中對工程人員實施圍攻了。
與此同時,大量非戰斗人員則聚集在地下基地的最下層,這里并不會以身份地位之類的分個上城區和下城區上下層只不過是負責的功能不同罷了。大量的非戰斗人員聚集在下層,是在從事地熱能采集方面的工作。
沒有了天空之中的太陽提供穩定的能源。自然界的草木就不會自然而然的生長。若是如此的話,他們在這里堅守上一冬天或許可以。但如果敵人明年繼續圍困沒辦法離開地下基地出去搜集食物。搜集各種其他的陽光下才存在的物資。那他們遲早會被圍困死。就像古代被包圍的那些城市,就算是防御堅固,敵人怎么都打不下來,最終也會因為斷水斷糧而無以為繼。
所以此時此刻他們必須要開發出一條除了種植之外另一種從自然介質中吸收能量,轉化出有機物的模式。這不只是為了食物的來源,更重要的是在極端情況下他們需要靠這種方式凈化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