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然,贛區實體經濟高速發展,在世界范圍內都堪稱奇跡,但那其實反而是良好的社會氛圍帶來的副產物,贛區本身并沒有那么好的發展條件,只不過是積極的心態,讓人更有工作的動力,而不是沉迷在藥物與游戲編織的虛擬世界之中。
又是三年時間,贛區的人口翻了十倍,各大城市出現了人口逆流的潮流,大量外來人口,經由贛區戒毒機構的幫助,成功加入。
這也算是這個世界的獨特之處之一,更為敏感的身體使得這個世界的人更容易染上各種藥物,并且對此產生依賴,但同樣的,更情緒化的他們,在正面情緒占據主導地位的情況下,也同樣能更容易的從精神類藥物的控制之中擺脫出來。
在相對應的醫療機構中,藥物輔助反而是次要的,更主要提供給患者的,其實是情緒上的幫助。情緒價值拉滿的情況下,患者會逐漸忘記對藥物的依賴,線下的互動和交流,也會逐漸替代掉對虛擬世界的過度依賴。
這三年時間里,贛區只是將基礎設施恢復到了四十年前的程度,但這卻已經足以撼動整個世界的格局了,人口流動的流向出現了明顯的變化,幾乎是贛區的承載能力剛剛達到,外來人口就會填滿其中的空缺,每個人都想要擠進這個全新的體系當中。
而人口越多,贛區模式擴張的速度也就越快,自然環境方面的難題,對這個時代的人類來說,早就不是問題,義體改造換上的人造器官,讓人類不止能適應山地,丘陵,高原,沙漠,甚至就連海洋,都可以適應。
只要換一個可以水下呼吸的肺,改造一下皮膚的結構。人類就可以在淺海中長期生存。只不過傳統和惰性束縛著人類,并沒有朝著那些方向開拓,而北原集團卻展現出了這種開拓精神。
一條條鐵路修建通往高原,戈壁,開拓方向全都是曾經的不毛之地,而根據他們內部的宣傳口徑則是,適應地球上的極端環境,是為了適應其他星球的環境做準備。
人類目前唯一大規模登陸過的星球,就只有月球了,但那也只是旅游性質為主,并沒有什么實質性的經濟效益。
而北原集團的最終目標顯然是改變這一點,這幫人打算在月亮上種田!荒漠中的半封閉式大棚,就是這方面的技術積累。
在月球種田聽起來只是個面子工程一樣的玩意兒,實際上卻關系到了月是否能真的產生經濟效益。
不管火箭技術再怎么發展,星球間的物質運輸,成本都是很高的,這種條件下,如果食物乃至大量其他消耗品都需要從地球運載,那月球本土就不可能居住太大規模的人口,只有解決了大宗物資的自給自足,才能給滿足開發異星的基本要求。
目前他們其實并不急著對月球進行開發,畢竟地球上的人口還遠遠沒有飽和,對山區,戈壁,高原乃至是海洋的開發難度都要比對外太空開發的難度小得多,在這些地區進行開發和移民才是真正的技術積累。
從宏觀的視角上來看,這個世界的秩序和混沌力量的占比正在出現顛覆性的改變。
藍城們正在用一種全新的手段,對根植于人們內心深處的混沌進行清除,這個世界本就是最難對付的那個類型,混沌并沒有表征上的實體,而是隱藏在每個人的內心深處,以人類的生理條件為根基。
但就是這樣,沒有實體的混沌,依舊讓他們通過改變社會環境的方式,硬生生的拔除了。
藍城集群這個模式迅速被宣揚出去,雖然受限于不同世界的規則不同,他們的模式并不能完全照抄。但這個模式對其他有沒有明確實體的混沌世界,卻有著相當好的參照效果。
藍城的加入本身對長子精神世界的改變是有限的,但他的思維方式傳播出去之后,帶來的后續影響,卻成了逆轉腸子的精神狀態的重要因素。
而這體現在北原之上,就是在戰斗之中長此展現出了更多源自于山河共和國的絕學。
精神世界的數年時間放到現實世界之中,滿打滿算也有好幾天了,這些日子里,地下基地的成員乘坐地下的巖漿飛船,基本完成了自身的轉移,來到了其他的地下空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