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松,不,現在應該叫爵爺了。
就在那天和李世民詳談后,不到三天,姬松的封賞就下來了。
讓姬松奇怪的是,本以為是一位操著尖細嗓音,望之不是人樣的公公前來宣旨。
沒想到卻是一位尚書省的官員,姓韋,聽說乃是韋貴妃的族人,這讓姬松好生失望。
這就是姬松的無知了,唐代官制為中央政府下分設中書、門下、尚書省。
中書省掌詔敕、政令之立案起草;門下負責審議中書之立案、草案,以決定實行與否;尚書省為行政官署,則負責執行朝廷政策。
唐代宦官一般只在皇家內苑任職,負責皇宮的衣食住行,采辦購買,實則乃是皇帝的家奴,除非皇帝指派,一般是不會出宮的。
使姬松感到意外的是,封賞的內容卻出現了一些變化,實封戶數沒變,還是五十戶,但是卻增加了封土,和對母親姬吳氏的封賞,并且還有黃金百溢。
土地由原先的五百畝增加到了七百畝,整整增加了兩百畝的土地,至于母親則被封為五品宜人,從此母親算是朝廷命婦了。
古代人的封妻蔭子,母以子貴,在姬松的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
“姬爵爺,起來吧”
就在姬松沉思之際,這位姓韋的官員,上前將姬松攙扶起來,笑著說道。
“還沒請教使者如何稱呼”
“不敢當爵爺請教之言,下官乃是吏部郎中,韋邦,爵爺叫我名字就行”
吏部郎中是六品官員,而姬松的男爵卻是五品,所以韋邦只能自稱下官。
“使者不急的話,在寒舍吃頓便飯在走如何”
“既然下官使命已完成,上官還等著下官復命呢因此下官不敢逗留,還望爵爺恕罪”
“如此松就不再挽留了,這是一點心意,還望使者收下。”
“那下官就卻之不恭了”
這韋邦也算是個妙人,本來姬松是不打算給的,但是想著人家大老遠跑來也不容易,就拿出封賞中的一錠黃金給韋邦,算作感謝
沒想到這韋邦毫不客氣,當著李世民的面竟然收下了。
這讓姬松對這位吏部官員刮目相看,當著未來皇帝的面收錢,這以后可以在后輩面前吹破天了。
果然,這收錢辦事,是古今皆通的道理,韋邦指著身后的兩個官員說道“下官還有要事,就不再逗留了,這位是戶部和工部前來的官員,主要是為爵爺劃分土地和建造男爵府邸,爵爺有什么要求,只要在下官的職責范圍內,并且不違規,吩咐他們就行”
“使者慢走”
“爵爺留步”
看著跨馬離去的韋邦,姬松終于松了口氣,這和官員打交道太累了,比自己教一天學生都感到累人。
“怎么樣是不是很不習慣”李世民不知什么時候來到姬松身后,有些幸災樂禍道。
“是很不習慣,看來松并不是一個當官的料子。”姬松自嘲道。
“那姓韋的剛才是給本王看呢,他是太子的人。”
“那他收受錢財”
“你大喜的日子,給點錢財怎么了,再說了,這也不算什么,所以他根本就不怕本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