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
姬松一臉震驚地看著李世民,雖然以前皇帝有過這樣的想法,也和姬松談過。
但他以為至少要等到明年,現在卻突然讓自己去,這讓姬松很不解,畢竟他現在手上還有一攤子事呢
接下來姬松沒有說話,而是靜靜地看著遠處點點燈火,李世民三人也沒有打擾的意思,也靜靜地等待著。
其實,讓姬松去草原也就是李世民這個皇帝一句話的事,姬松也沒有拒絕的余地。
但他們都知道,這個時候正好是姬松負責司農寺最關鍵的時刻,要是這個時候姬松不在,這對他來說是一個終生的遺憾
農人忙忙碌碌一年,眼看禾苗成了麥穗,馬上就要收獲了。
這時卻有人告訴你這片農田不再屬于你了,那時的農人是什么感受,那么此時姬松就應該是什么感受。
要是這次來的不是皇帝,而是房玄齡這個宰相或者其他什么人,那么姬松就能理所當然的認為這是有人想摘自己桃子。
那說什么姬松也不會同意的,這不僅關系到自己前途,更重要的是這將是姬松青史留名的機緣。
人們只會記住最終帶領他們豐收的人,至于之前有多少人為這件事做了多少努力,沒人會在意的。
要是其他人,李世民如此想,那也是人之常情。但對于姬松來說,這不算什么大事,并且自己本來就志不在此,誰想要拿去就好,他不會很在意。
其實,有件事存在姬松心里很久了。
那就是自己這幾年名聲太盛,這對他來說并不是什么好事。
就算是五六十歲的老臣也很少有這樣的名聲,就算有了,大多也會受到猜忌
姬松才多少歲還不到正常的加冠之年,但他做了多少事
曲轅犁、六腳耬車的出世,徹底改變的整個國家的耕地形勢,大大加快了大唐積累。
這樣的人在古時是要被稱之為賢人的,但現在已經不是古時那種形態了,儒家的中庸才是現在的生存之道。
造紙術的發明,雖然知道的人不多,但該知道的都知道了。
至于為什么不對姬松下手,他也猜的出來,無非是還沒有徹底觸碰到他們的核心利益罷了,還有就是聚集在他身邊的人太多了,簡直就是牽一發而動全身。
皇帝的看重,平陽公主庇護,大批勛貴的利益糾葛,都使得他們不敢輕舉妄動。
所以,姬松此時考慮的不是什么留不留名,而是在想著這是不是一個讓自己從正面轉向暗處的機會
想到這里,他眼睛一亮,但很快就隱沒了下來。
轉過身來,平靜地看著他們道“為什么陛下可知道這段時間對微臣意味著什么現在讓我去”
說道最后更是聲音都提高了不少,神情顯得很激動。
“好畤侯,你過了要知道”
“玄成,人之常情,朕能理解,要是朕的話早就上刀子殺人了。”
李世民打斷魏征的話,無所謂道。
姬松好似這才醒悟道自己的卻是有些失儀了,連忙對李世民施禮道“小子無狀,一時情緒激動,還請陛下降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