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可是女兒舍不得你們啊”
媒婆一看,得了,這哭嫁都不用了,連忙給幾個侍女一個眼神,侍女就上前將新娘子和父母拉開。
看到新娘入轎,她對姬松小聲說道“侯爺,該啟程了。”
姬松點點頭,朝謝廉和張氏跪下磕個頭,算是感激他們將女兒嫁給自己。
“行了,快走吧”謝廉揮揮手,就像趕蒼蠅一般。
張氏從下人手中接過一盆水,對著轎子就潑了出去。
這是代表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事情以成定局,是改變不了的了。
迎親圓滿成功,一行人敲鑼打鼓一路上熱熱鬧鬧的朝好畤侯府而去。
討要喜糖的孩童,這時候是最高興的,今日不管是多吝嗇的人,也不會驅趕這些孩童。
也有攔住隊伍,討要喜錢的,由娘家的一些人出面給予一些禮物,這才通行。
這是障車禮,此時要比宋明時后簡單的多,不需要障車文,不然還真不好過。
走上朱雀大街,行人看到迎親隊伍,也是自覺的讓開道路,讓新人先行,還對騎著高頭大馬的新郎官送上祝福。
姬松也是一一還禮,不敢有絲毫怠慢
這日,不管平日里關系好不好,都會說聲恭喜,哪怕心里不痛快,也不會在今日人家大喜的日子表現出來。
要是敢攪了人家大喜的事,那可就真成了不死不休的仇敵了,沒有人會如此不智。
時間上控制的很好,剛到侯府門前,西邊太陽也終于落下了最后一點余暉。
至此,迎親圓滿結束
侯府門前賓客如潮,在花轎落地的剎那爆發出熱烈的歡呼聲。
姬松拿起挑桿,將花轎挑開,只見攸寧用團扇遮住臉面,只露出眼睛,一眨一眨的看著姬松。
莫將畫扇出帷來,遮掩春山滯上才。
若道團圓似明月,此中須放桂花開。
一首卻扇詩從姬松口中出來,再次讓大家膛目結舌,這小子作詩不需要思考嗎
新娘是不能遮住臉下轎的,這就有了卻扇之禮。
攸寧慢慢挪開團扇,只見一羞怯明艷,笑中含羞,好似盛開的牡丹一般,讓姬松都有了一剎那的失神。
攸寧白了姬松一眼,唾道“傻樣兒,看什么呢,還不快點”
在攸寧的嬌羞中,姬松這才回過神來,連忙走進轎子,攸寧也順勢撲到他懷里。
“新郎抱新娘過火盆嘍”
一聲吆喝,姬松笑著將小妮攔腰抱起,門前早已有一盆火在燃燒。
他輕輕一跳,就越過火盆,這才將小妮子放下。
一段紅綢分別被放到兩人手中,女儐相是張怡,男儐相是李承乾,不管的新郎新娘,還是男女儐相,都是氣質脫俗,姿容俊俏的佳男佳女,一時間讓觀禮眾人不由得道上一聲“采”
大堂之上,老師李綱,姬母,謝廉,張氏高座上首,李靖李績,李孝恭,程咬金,秦瓊,薛萬徹,柴紹等人坐于兩旁觀禮。
這樣強大的陣容,讓江東來人都是渾身一陣,特別是看向姬松的眼神有了些莫名的意味
之前,在還沒有徹底了解姬松,就輕易做出決定,投向了蕭瑀的懷抱。
但從今日的情況來看,他們有些后悔了。
但這世上從來沒有后悔藥,錯過就是錯過了,當初謝廉極力阻止,都無法阻止他們,最后只有張家因謝廉的關系投向了好畤侯姬松。
看看今日來的人,太子做儐相,各家勛貴嫡子相陪,只要是在大唐排上號的勛貴之家都來了。
就連五姓七望中的鄭家,王家,裴家都是家主出席,這樣的能量,誰敢說好畤侯不如蕭瑀
哪怕他此時就是大唐的宰相,但大唐的宰相有六位。
“新人上前”
唱者高聲大呼新人,姬松和攸寧牽著紅綢走上大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