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當唐檢站上高臺,承諾兩年后帶領大家回家的后,整個聚集地都歡呼起來。
大家歡天喜地,有的落淚,有的喜極而泣,更有的嚎啕大哭。
七年了,整整七年了。
多少次午夜夢回夢到那片生他養的的地方,但當夢醒后,那種失落感簡直讓人發狂。
值得一提的是,這些年有不少人和當地女子組成了新的家庭,這也是不可避免的。
好的一點就是人數不太多,只有數百人,現在大點孩子都五歲多了。
瑪雅是奴隸制社會,青樓這樣的場所當然不會缺少,有需要的自個解決就是,費用全部報銷。
這也算是唐檢的一種妥協,不然非出大亂子不可。
有些人不是沒想多個女子,但實在是審美不在一條線上。這里的人喜歡細長的頭型,于是在很小的時候會進行束縛,和明清時期的束腳一個道理。
有的更是在鼻子上方懸掛珠子,改變自身的臉型。
這樣的面容,在大唐將士們看來就是畸形的,根本不可能接受。
成婚的那些人運氣好,很多都是底層奴隸出身,和北方大陸的印第安人很像,這才下的去手。
但這樣的女子太少了,這還是他們一次無意中碰見的,是要被祭獻神靈的祭品。
為了這事還差點引發沖突,最后還是唐檢出面才算是將事情解決。
這些人的后代大概有六百多人,這里不缺食物,隨便出去就能狩獵到不少獵物,于是就不加節制的生。
后來還是唐檢姬氏制止,告訴他們,要是生的太多,到時候船上位置不夠,他們就留在這里吧
這才讓這股風潮及時制止,現在已經叁年不曾有孩子出生了。
這也算是最早的人口制約計劃吧
“夫君,你要走”
張義回到自家房子,一個身穿大唐女子服飾的女子緊張道。
她看起來不大,但面容和大唐女子有些區別,黝黑的面孔,線條有些硬,皮膚粗糙。
他說著不太熟練的大唐話,緊張地看著張義。
張義是叁千將士之一,是個伍長。
而這個女子就是他娶的媳婦,大唐時家里窮,沒錢娶媳婦。家里兄弟又多,他是最小的,家里根本不可能給他太多的選擇。
當知道可以找媳婦之后,他毫不猶豫的報名了。
他沒有看不起自家媳婦的出身,雖然不怎么樣,但不管是對自己還是孩子都很好,幾年下來,他也算是打心里承認了這個媳婦
“沒事,放心吧回去的時候俺會帶著你和孩子的,我老張家的種可不能留在這里,老子還等著他給俺養老送終呢”
張義的話,讓女子瞬間安心下來。
這些年她都以為生活在夢中,希里煳肚地嫁給了一個據說是大海對面,距離這里很遠很遠地方來的人。
但她很幸福,能咬到舌頭的美美的器具,華麗的服飾,這些就是做夢都夢不到的東西,現在卻整日使用。
這幾天這里的人歡天喜地,她打聽到,說是那位仁慈的長者要不久后要帶大家回家去。
這讓她很惶恐,甚至恐懼。
這里的安定和丈夫的關懷讓她著迷,她不想回到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