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松腦海中不斷閃現著歷朝歷代的統治方法,不難看出中原百姓的勇武在慢慢的消失,這絕不是偶然。
“民,什么是民”
孔穎達指著那些百姓道“他們是民嗎”
“難道不是嗎”
“是也不是”
孔穎達,說道“先秦時期,民指國民,是那些有自己田地和自由身份的自由民。他們的人身權利會得到律法的保護。而那些奴隸,野民,甚至兵敗被俘虜的士兵,他們都不算是民。”
“雖然他們人數更多,但并不能代表什么。士大夫,小領主,卿大夫,給諸侯上繳稅收的人才是民,其他的都是野民,是沒有任何保障的。那個時候就是當兵都必須是國民,其他人是沒有資格的。”
“后來百家爭鳴,各種思想頻出,其中又以儒墨為當世顯學。儒家有教無類,給了很多底層貴族,或者落寞貴族,商人,販夫走卒,游人,國民們向上的晉升通道。墨家則在最底層,也就是普通國民中享有極大的號召力,他們通博學識,將原先只能貴族學習的文字,知識,傳授給他們。這就引發了戰國亂世,直到始皇帝一統九州。”
姬松聽的入神,這些知識很少有人給別人講,這些都可以說是家學,不是至親子侄,沒有會給你說的。
“漢高祖是一亭長出身,他出身低,也就導致了在他身邊的大部分開國功臣都是底層出身的人,從而打破了先秦時期的很多加鎖,地位上的晉升使得他們以及他們的家人朋友都得意獲利。這又提升了一大批底層出身人的地位,國家的上升渠道被打開了一個大的豁口。”
“但事情往往就是這樣,當得利者獲利之后,就想獲得更大的利益,甚至希望自己的子子孫孫都一直獲利,享受這個身份帶來的便利。”
“于是,他們開始給底層的人設置上升障礙,孝廉,秀才,保舉制的出現,就不可避免地將這個國家的上升渠道給縮小在一個圈子之內。沒有人脈,祖上沒有身份的人,是很難獲得高地位的。”
“這是人之本性,是不可避免的。”
“現在的五姓七望,基本上都是在哪個時期形成的。有的是先秦時期的貴族后裔,有的則是漢初的勛貴列侯后裔。”
他看著姬松,笑道“那么,你現在再說說什么是民”
“哦,忘了說了,你們姬姓郕氏也算是先秦時期的諸侯后裔,你們從隴右搶回來的家傳學問,可別說你們沒有從其中受益”
姬松有些茫然,他突然發現,民這個詞很寬泛,很多時候上位者認為你是民,那你就是民,不是的時候,就不是。
而一直處于這個范疇的人,卻恰恰就是那些一直流傳下來的貴族后裔
不管皇帝是誰,他們總是死而不僵,哪怕在建國初期受到打壓,甚至壓迫。但只要在承平時期,他們總是能憑借先人的遺澤很快崛起,甚至發展到比之前更加強盛。
自己現在就是受益者,并且可以預測,姬氏將在今后的時間里,不斷從自己留下的東西中受益。
而那些沒有家族流傳的人,除了個別時代的驕子外,真的很難形成真正意義上的身份躍遷,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