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龍塞。
盧龍塞是依山修筑的城池,有三道城墻構成一個“日”字形的防御體系。
外圍主城墻高五丈,寬三丈,長一百丈,由石塊從里到外整體碼堆而成,中心豎有一兩丈高城樓,叫望日樓。
在主城墻兩端,依著山勢修建了輔墻,城墻上也各有一樓。矗立在梅山上的叫梅樓,修建在云山上的叫云樓。
由兩邊輔墻開始,向更遠的山上延伸。大漢修建了一道大約兩百多里的城墻,用以防止胡族入侵。由主城墻向后一百步,在兩山之間,再筑了一座高大城樓,城墻高寬皆與主城墻一樣,長五十丈。
上有一樓名盧龍。
兩邊以石墻與主城墻相連。兩側是兩列士兵營房。再往后,相距一百步,就是面對官道的新月樓。
這道城墻高四丈,寬兩丈,長八十步,上有一樓叫新月樓。這里兩側都是堆積糧草的庫房,馬棚和治療傷兵的木屋。
它還有一個大家熟悉的名字喜峰口。
沒錯,就是后世清軍入關劫掠的城墻關口。
自從四月中旬大唐對高句麗發起攻勢之后,李世民也隨之移駕北上,在路過這座關口時卻停了下來。
倒不是他準備在此長留,而是接到了大唐水師艦隊,好畤侯,姬松的奏疏。
“大家都看看吧”
李世民將奏疏傳給長孫無忌等人,讓他們也看看。
這次御駕親征,他可算是孤注一擲,信心十足,誓要徹底打服高句麗,收回故漢國土,甚至要將其滅國。
這也注定了此次征伐不會在短時間內結束,所以,在來之前,就已安排妥當。
太子李承乾監國,房玄齡從旁協助,后宮又有長孫皇后總攬全局。武將方面更是絕不遜色,李靖,程咬金,長孫順德,段志玄等人掌管兵權。
如此之下可謂是固若金湯,就算有所反復,也能迅速平定。
此時,盧龍塞城樓之上,這次參戰的主要將領都基本上在此。
文有長孫無忌,杜如晦等人,武有李績,牛進達,張亮,契必,阿史那思摩,執失思力等人,可謂是將星云集。
從此就可以看出李世民的天可汗之名名不虛傳,多名突厥貴族將領從其麾下,這些年也算是戰功卓著,忠心耿耿。
“陛下,好畤侯此法甚是大膽,要知道大行城可不是小城,乃是高句麗顧地連接遼東之地的重要節點,想要快速出兵遼東,就必須從大行城北上西進,可見這里對于高句麗的重要性。”
“由此可知,此處必定重兵集結,想要短時間拿下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姬松身為一軍主帥,竟然將自己深陷危險之地,此舉尤為不智,甚至還可能對我軍攻伐遼東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
長孫無忌出言道。
他對姬松此舉很是不解,明明可以穩扎穩打,為什么要去那里冒險這根本就解釋不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