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不是在問罪,而是想知道這是為什么難道高句麗的戰刀比大唐的鋒利還鎧甲更加堅固又或者他們的將士比大唐的將士勇武和強大”
李世民不解道。
皇帝話音一落,眾人也是面面相覷,要他們大仗還行,但讓他們想這些事情卻是為難他們了。
看到眾人模樣,李世民哪里還不知道自己這簡直就是對牛彈琴,只能無奈道“也罷,此事戰后再說,大家都說說還有什么不足之處,明日也好”
隨后眾人在營帳中好好商量了明日要做的事情,該怎么減少傷亡,如何才能快速破城等等。
等到大家離去,只剩下杜如晦后,李世民才感慨道“都是些殺才啊,要是滿朝都是如此,大唐何以治理天下”
但杜如晦卻是微微一笑,道“陛下卻是苛責他們了。”
“哦那克明倒是說說朕如何苛責他們了”
李世民不滿道“想那前漢之時,那個大將軍不是上馬爭戰,下馬治國怎么到了我大唐就成了苛責他們了”
“陛下卻是忘了最根本的問題了。”
“不管是幅員遼闊,還是治國之精細,都遠勝前朝。周邊形勢之復雜也是遠勝其他,想要如大漢之時的治理辦法治理現在,簡直就是盲人摸象,豈能一窺全豹”
“加上諸位將軍雖然作戰勇勐,但自小卻少有人能讀書明理,現在大字不識的也不少,這樣的人怎么治理國家”
“而前漢不同,他們家學淵源,自小就進行了嚴格的教育,不管是家庭環境,還是耳聞墨染之下的學習,都不是現在能比的。那五姓七望雖然年代久遠,但也就是再大漢寬松的環境下誕生的。”
“要是放到現在,豈能容他們猖獗”
聽到杜如晦的話,李世民沉思片刻道“你說的也不無道理,但現在連個商量的人都沒有,這仗得打到什么時候”
此戰到了現在,就是再看誰能抗的下去,誰先之城不下去,誰就輸了。
九月之后,遼東之地就開始變冷,要是不能速戰速決,等待他們的將是嚴寒的自然環境,一個不好就會重蹈前隋覆轍。
在這樣的壓力下,他怎么能安心
杜如晦默然,現在他也沒辦法了。
高句麗人抵抗堅韌而又瘋狂,不付出一定代價就想要打下高句麗人是不可能的。
“新羅那邊現在如何淵蓋蘇文可有動靜”
李世民突然問道。
“沒有,現在百濟和新羅聯軍正在和淵蓋蘇文交戰。雖然被淵蓋蘇文打了節節后退,但也算是牽制住了他,讓他首尾不能相顧。”
“不過”
“不過什么”李世民好奇道。
杜如晦有些猶豫道“不過,這段時間以來,海上好像出現了一些狀況。”
“海上”
李世民大吃一驚,要知道此時海上可是有著大唐數百艘戰艦呢,誰還能在大唐水師的眼皮子底下做動作
“不錯,從新羅來的信使說,此時海上船只行駛頻繁,并且好像在高句麗的北邊有什么動靜。但每當他們前去探查的時候,不是被禮送出來,就是被丟到海里。他們托臣問問陛下,大唐可是要在北方有大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