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禮騎馬立于平襄城外不遠處,身后則是三千精騎。
自從和劉仁軌等人分別之后,他就帶領三千騎兵馬不停蹄的一路朝南,來到平襄城外。
看著高大的城墻,和上面稍顯慌亂的高句麗士兵,他眉頭微皺,心中卻是對拿下此城產生了動搖。
他們只有不到四萬人,其中一半還是四國聯軍,雖然訓練了一月有余,但到底是什么戰斗力,他自己一清二楚。
打順風仗還行,但要是遇到這種攻堅戰,怕是有力不逮啊
“統領”
一名校尉打馬上前說道“我們已經來到平襄,接下來怎么辦還請統領下令”
因為沒有朝廷任命,就算是唐檢有著空白圣旨,此時也不敢隨意冊封官職,所以只能用統領這個萬金油式的稱呼。
“退出三十里之外,清除方圓百里之內的所有武裝力量,收集糧草等物資,凡是膽敢抵抗者,殺”
聽到薛禮殺氣騰騰的話,校尉渾身一震,但經歷過殷地的他,對于如此命令沒有說任何話。
“諾”
薛禮深深看了眼城墻上身著華麗的人,要是猜的不錯的話,此人就應該是淵蓋蘇文立下的傀儡高句麗王,高陽王。
身邊那穿著鎧甲,手持戰刀的老者,就是淵蓋蘇文留下的莫支離吧
他沒打算上前去耀武揚威,他們是騎兵,對于攻城基本沒什么幫助,就算去了城下,更大的可能就是自取其辱,沒有任何意義
轉調馬頭,迅速帶人朝南方海邊而去,那里有著大唐水師艦隊接應,一旦平襄城內出動大軍圍剿,他們立馬就退到船上,高句麗人也拿他們沒有任何辦法。
如此,就算不敵,他們也能立于不敗之地
唐軍精騎來也匆匆去也匆匆,要不是滿目的煙塵,誰也不敢相信就在剛才,這里出現過數千精銳騎兵
莫支離有些不解,不知這唐軍到底是何意
前來平襄既不攻城也不游蕩,而是轉身離去,就是他也想不出唐軍是什么意思
“吩咐下去,沒有我的手令,任何人不得出城,只派斥候跟上去查看他們到底去了何地。如有線索,立馬來報”
他不知道唐軍是什么意思,擔心城外還有其他唐軍,不敢派大軍出城,一旦中了敵軍埋伏,那就大事不妙了。
城內有兩萬余精銳將士,加上城衛軍,和大量青壯,必要時,短時間就能拉起至少五萬守城大軍。
所以,他并不擔心唐軍攻城,地利人和都在他們這邊,只要堅守不出,唐軍就拿他們沒辦法。
只要等待冬季,嚴寒的天下就能讓唐軍傷亡慘重。到時候他們堅壁清野,唐軍除非瘋了,才會在冬季發動大戰。
唯一的辦法就是來年再戰,暫時退出高句麗國土。
“帶大王回宮”
說完也不顧兩腿戰戰的高寶藏,轉身下了城墻。
現在他磕沒有功夫搭理這個傀儡,唐軍出現在這里的事情得馬上告知大莫支離。
大莫支離帶領十五萬高句麗的精銳將士去迎戰唐皇,加上北部嫡系軍馬和各部援軍,至少有二十余萬將士。
如此多的將士就算不能消滅唐軍,但防守還是能做到的。
很快,數十騎從四個城門分別出動,朝著不同方向而去。他們帶著莫支離的親手書信,分別前往目的地。
有的只是掩人耳目,有的干脆就是去送死的,真正的信使就混在他們當中,要是不能一網打盡,總有人會逃出去的。
但莫支離恐怕沒有想到,就在那些信使出城后不到一個時辰,就全部被唐軍騎兵截獲,一人不差
薛禮不是傻子,豈能輕易讓這里的消息轉出去
要是淵蓋蘇文想不開了,突然回軍,他們區區四萬人豈是十五萬大軍的對手
于是,在撤出平襄城后,就派人在方圓三十里之內巡視,又派人盯著高句麗王城,只要有人出來,立馬發信號通知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