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隋末十多年的戰亂,百姓厭戰至極,已經到了不得不暫緩戰爭的時候。朕現在就可以明確地告訴你們,在解決高句麗之后,大唐短時間內很難有大的戰爭,這是不爭的事實。”
李世民說了很多,眾人雖然不甘,但也明白今后想要打仗難了。他們很多人都沒怎么讀過書,更不知道這些大道理。
他們只是知道,沒有了戰爭,他們就沒了用武之地,那時候他們就是砧板上的肉,別人想怎么揉捏就怎么揉捏。
沒有仗打的將軍還是將軍嗎
“臣姬松拜見陛下”
就在眾人心神大動的時候,姬松來了。
所有人看到姬松都有一絲欣喜,這種情緒不知何時就出現在了他們的內心深處。是漠北之戰,還是遼東之戰
總之,有姬松在的地方,就是最讓人放心的地方。
并且,他現在就是兵部尚書,他們將士的頭頭。現在皇帝說沒有仗可打了,但大家總得有個用處吧
難道就只能待在長安醉生夢死
姬松雖然很多時候都介于武臣和文臣之間,兩者的界限并不是很明顯。但武將這邊卻始終將他當做自己人,這和姬松對他們的態度而決定的。
文臣們瞧不起他們,想姬松這種基本到頂的勛貴,對于武將的態度卻始終沒有發生改變,只要是能幫的就絕對會幫一把。
不像李靖,在功成名就之后徹底斷絕了和軍中的聯系,程咬金看似義氣,但卻是最滑頭的,秦瓊臥病在床,根本做不了什么。
最后數來數去,能幫到他們的也就只有姬松了。這些年大家也都看清楚了,姬松的地位特殊,算是保皇派的核心人物,但又介于眾多勢力之間,那方都能說上話。
再有就是對姬松本人智慧的信任了,姬松所作的一件件事情,早已被人剖析的徹徹底底,他們就是想不知道都難。
剛開始大家只覺得莫名其妙,甚至覺得姬松傻。但多年以后再看才發現自己才是那個殺子。
之前姬松的大分家,所有人都覺得這事姬氏衰落的開始。
但現在呢這才不過不到一年時間,姬松本人成了兵部一把手,將來出將入相不過應有之意。
四大弟子封爵,更是出了兩個侯爵,自己更是為家里掙來了與世同休的好畤侯爵位。只要大唐還在一天,姬氏想要衰落都難。
這樣人物他們當然明白其本事,現在看到姬松也來了,頓時眼前一亮。
眾人的神色李世民都一一看在眼里,看來自己一番安排卻是沒有白費工費。至于姬松的威望是不是太高,李世民轉眼就甩到腦后去了。
姬氏嫡系就那么幾個人,其他族人都分了出去。這再大的家族,只要一分家,在想要合并,那基本上沒什么可能了。
人都是自私的,自己能當家做主,誰愿意去給人伏低做小寧為雞頭,不為鳳尾,豈是說說而已
“平身吧”
姬氏看眼所在眾人,拱手道:“不知陛下叫臣來所為何事”
“先不急說事,畢竟你也是勛貴,那么今日所說之事就不能繞過你。正好現在所有人都在,朕也就不賣關子了。”
李世民正襟危坐,朗聲道:“現在大唐威加海內,在上次遼東之戰后,大唐的重心也放在了民生上,但在座諸位都是大唐的將帥,朝廷減少軍隊開支想必心中不快。”
“所以今日朕就說說如何安排爾等的事宜,要是有什么想法都可以說,今日大家暢所欲言,朕洗耳恭聽”
眾人對視一眼,都看到了對方眼中的啞然,李靖等人也睜開眼睛,疑惑地看向皇帝,不知皇帝葫蘆里到底賣的什么藥
李世民也不賣關子,直接說道:“朕左思右想,現在雖然不打仗了,但諸位卻都是大唐的功勛之臣,要是就這么閑置,卻是可惜了。”
“因此,朕準備設立一個部門,以此來安置諸位。”
隨后朝陳壽點點頭,陳壽隨即拿出一份圣旨,大聲朗讀起來
眾人先是不以為然,以為皇帝不過是擔心他們,這才相出這么一招,不過是有名無權的名頭罷了,沒什么用。
但聽著聽著就品出一點味道了,建立武英閣,設立主事人一名,輔左兩人,參贊軍務人數不定。
職責是幫助皇帝處理全機要務,戰時由皇帝指派武英閣成員外出領軍作戰,其余人員則是軍機推演于廟算,為大軍制定相應且實際可行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