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的官道上人流如織,此時正是春暖花開,游人士子結伴同游的時候。在大唐,文人士子不像后世讀書人那樣手無縛雞之力。
文人能上陣殺敵,武將也能入朝為宰相。
雖然在武英閣和麒麟閣成立之后,文武徹底分權,但這種趨勢卻不減反增。因為不管是哪個階層的百姓,入朝為官在他們看來才是一展抱負的捷徑。
文官靠的長年累月的積累和資歷,而武官恰恰相反,或許一場戰爭就能讓你脫穎而出。現在大唐武功赫赫,周邊異族都倒在大唐的橫刀和鐵騎之下。
大唐年輕人是熱血的,也是沖動的,他們渴望建功立業,渴望為大唐開疆擴土,就像那剛過而立之年的郕國公姬公。
他的事跡隨著時間流失,早已傳遍天下各個角落。無數讀書人以他為榜樣,馬上功名自取,封侯只若等閑。
只懂武藝不同經書的人只是莽夫,只讀書不習武的是婦人,在天下讀書人眼中,文武全才才是真正的好男兒。
大唐武德豐沛,文人士子都以報效大唐為榮。
他們自成年之后,騎馬仗劍走天涯,游歷天下。北到漠北草原,南到嶺南之南的海邊,東到現在安東都護府,甚至還有人去了倭國。西邊更是讓大多數讀書人向往,龐大的領土,荒涼而又遼闊的地域,安西,北庭,天山,等各大都護府控制著不下于中原的領土。
越是游歷就越能體會到大唐的強盛,心中的自豪感油然而生,慶幸自己能生在這樣強大的國度而自豪不已
他們或結伴而行,或單人匹馬,在大唐良好的治安和對自身的自信下,暢游著天下名勝古跡,從而留下不朽的詩篇。
但也有一些人,他們默默無聞,甘愿俯首桉牘之上,盡自己所能為大唐的強盛舔磚添瓦。
或行走在田里林間,或游于市井,體察民情,為治下的百姓謀福祉。他們或許默默無聞,但所作的貢獻卻是有目共睹。
大唐每年上漲的賦稅,和各地人口的增長數據,無不說明治下百姓的生活狀況。犯罪率在有史以來低的令人發指。
甚至有人自知犯了事,不想連累家人族人名望受損,甘愿前往府衙自首。有的在近年更是自愿前往邊地都護府贖罪。
如此種種,無不說明現在是最好的時代,大唐百姓的幸福指數簡直突破天際。強烈的國家自豪感,安全的生活環境,這樣的世道,看著就讓人著迷。
不知何時,管道上來了一輛簡樸的馬車,有一老仆坐在車轅上駕著馬車,馬車旁,莫約三十的男子騎著高頭大馬,悠閑地緩緩前行,還不時和車中的人說著話。
看著大變樣的長安城外,自己走時這里還是荒涼一片,但此時卻茶鋪,小攤不絕,一眼望不到頭。
年輕人豪邁的笑聲不由得感染到了他,看向遙遙在望的霸橋,他頓時有些失神。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姬唐
“郎君,郎君”
這時,一道溫柔的女子聲音響起,只見車簾被一雙素手掀開,露出一位初看時不太驚艷,但越看越有味道的的婦人。
她懷里抱著一個小女孩,此時正在酣睡,好似被驚吵到了,稚嫩的小手無意識地揮舞著,好似在警告某人。
車廂里面還有一個十余歲的少年,他此時正在看書,大人間的對話好似并沒有引起他的注意
謝寬被自家夫人驚醒,連忙問道“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