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唐的西南角,高原之上,張少陵一行已經來到這處中原人很少涉及的地獄,他的所有見聞都是別人傳出來的。
隨著這些年和吐蕃的交往越來越頻繁,高原上的事務也都緩緩傳回國內。但對于生于龍虎山,長于龍虎山的他而言,總是如同隔靴搔癢,懵懵懂懂。
但自從由川西入東女國,來到這片神秘的高原后,他才真正的明白這是何等的天澗。地勢高聳,凡是中原人一來此地就會突發各種疾病,就算是他們這些修習道家養生導引術的人,也都有各種不適。
好在他們適應的快,不然恐怕不死去幾人是過不去的。
現在的高原顯得較為平靜,自從吐蕃大相祿東贊攻取天竺一國后,就開始了休養生息的策略。此時松贊干布不能理事,由其子監國,祿東贊輔政。
雖然有很多手握兵權的將領不滿,但在祿東贊的手腕下不得不蟄伏。
“道主,吐蕃大相前來迎接我們了”
一名年輕道士來到張少陵身邊說道,道主,是道家個脈賦予張少陵的稱呼,是西行傳道的身份。這既是榮耀也是責任。
成,則是真正道主,必將成為道家大功臣。敗則一切皆休
“吩咐下去,全部下馬迎接”
“謹遵道主之命”
很快,遠處傳來陣陣馬蹄聲,數百騎兵在草原上疾馳的勢頭不是所有人都能淡然處之的。但張少陵卻淡然地看著迎面而來的騎兵,甚至還有時間整理自己的道袍
其余眾人雖然心中有些忐忑,但看到張少陵的舉動突然平靜下來。
遠處,頭發已經花白的祿東贊正好看到了這一幕,心中不由暗贊,好一個少年道人。
在中原他曾見過不少道人,剛開始以為不過招搖撞騙的,但隨著接觸日深,這才明白自己的淺薄。
道教是大唐的國教,雖然并無多大權利,但卻地位尊崇。大多數道士都是學富五車,學究天人的人才。他們不光精通道家典籍,還治病救人,習武,學文,可以說,只要有點名氣的道士,都是一個個在他看來的大才。
“吁”
“止”
祿東贊高舉右手,數百騎兵嘎然而止,這一幕讓一眾道士看到后也不由點點頭,心道還算的上是精銳。
但也就止于此了,和大唐的真正精銳相比,還差的遠呢。身為大唐道家各脈的嫡傳,哪個不是地位尊崇見過大唐精銳不算什么大事。
祿東贊下馬疾步走來,直奔張少陵。
“這位道長可是張少陵道長當面”
祿東贊的一口流利的長安話并沒有讓眾人感到吃驚,在他們翻閱的信息中,對于這位的來歷和經歷都知知甚多。
張少陵打了個道家的禮解,優雅而又莊重,讓祿東贊側目不已
“正是貧道,此番途經吐蕃,為大相帶來不少麻煩,本想當面致歉,卻不想大相竟然親自出迎。貧道不勝感激,在此謝過大相了。”
“無量天尊”
祿東贊對他們顯得極為熱情,連連擺手道“道長卻是多慮了,數年前本相和你大唐郕國公攜手大戰大食,吐蕃,大唐兩國也算是有盟友之義。并且在中原時多曾聽聞道家之思想,也曾拜訪過袁天罡道長和李淳風道長。但可惜緣慳一面,這一別卻是有了十年之久了。”
他看了眼張少陵身后眾人,眼中露出一絲金光,恨不得將這些人全都綁回吐蕃。但最終還是忍住了,道家西行的消息他一早就得知了。畢竟又是龍虎山道家聚會,又是大唐皇帝下旨,這件事早就鬧的沸沸揚揚。吐蕃是大唐的邦交之國,在長安可是有著大使館的,雖然機密的消息很難得知。但相這種眾人皆知的消息,卻是早就傳了回來
“哦卻不想大相還和師叔祖和師叔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