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部尚書趙吉祥的話,卻根本沒有得到太后的認同。
奇太后一臉不悅,看向了朝堂內的大臣,慢悠悠的說道“如今大元,情勢危急,剿賊必須立刻馬上進行,一絲一毫都不得耽誤,國庫中沒有軍需糧草,那就想辦法讓這些女真野人軍隊們自行籌集糧草。”
所謂的自信籌集糧草,滿朝文武當然是知道,無非就是讓這些遼陽野人部落士兵們在中原搶掠漢人百姓,至于會不會死漢人百姓,會不會天怒人怨,奇太后全都不在乎。
隨后,在奇皇太后的授意下,蒙元朝廷立刻定下了調集遼陽行省的女真等野人部落入中原的戰略。
兩天之后,衍圣公孔克堅又上表向皇太后建言。
他建議在中原各個州府設立團練。
讓各地的儒生、官吏還有豪強們自行出兵馬防,抵御紅巾軍的進攻。
然后作為相應的回報,元朝把一大部分的地方自治權授予給這些地方團練使。
奇皇太后聽到之后,立刻點頭贊同。
“衍圣公孔克堅,公中體國,乃大元的國家柱石,特封為濟寧府團練總使。”奇皇太后在大朝會上當中下達了詔令。
“臣多謝太后恩典,萬死不辭,報效大元”孔克堅連忙跪下謝恩。
不久之后,蒙元朝廷下達了定國是詔。
在詔令中正式宣布讓各行省的官吏士紳們督辦團練,用來抵擋紅巾軍,同時蒙元朝廷還宣布紅巾軍是迷信白蓮教、彌勒教的妖人,號召天下儒生除妖衛儒。
蒙元的這個團練使,不是一個虛頭官職,擁有比較大的權力。
凡是在蒙元官府備案的州府郡縣團練使,統統可以獲得一部分的元朝賞賜,并且各自轄地內的稅賦錢糧都可以自行籌備。
也就是說,這相當于宣布了這些團練是為蒙元朝廷認可的地方土皇帝。
對于這些豪強大族來說,實際手中的權力可比什么驅逐韃虜、恢復中華,可要管用得多。
對于他們來說,只有蒙古人留在中原,他們才有靠山。
若是紅巾軍來了,不僅要錢要糧,還要奪走他們的官職,說不定,還得賠上自己的土地和身家性命呢。
所以,一時之間,各地的團練使分子崛起,維護蒙元朝廷的統治。
作為提舉建議的大功臣孔克,衍圣公孔克堅也奉著皇命回到了濟寧府,操練組織當地的團練。
濟寧府自從黃河改道后,就位于黃河的北面,屬于防備黃河以南的第一大重鎮。
蒙元本來在這里設置了重兵,但是之前的兵馬都抽調去了河南,然后還被紅巾軍擊潰了。
孔克堅回到濟寧府。
立刻憑借手中的權力,再加上孔府的勢力,很快就聚集了一支上萬人的軍隊。
他們不僅裝備精良,而且開始整天操練起馬步攻防和弓弩騎射等。
也是一副大有保家衛國,與濟寧府共存亡的架勢。
曲阜城外,孔府內。
作為孔子后裔的衍圣公,他的府邸規模在歷代皇帝的特殊恩準,屬于是遠遠超過應有的官職標準的孔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