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一早,有兩千多名蒙古士兵集結,帶著他們各自的武器馬匹等,來到了耽羅城下,向這里的朱瀚紅巾軍乖乖投降。
朱瀚率領紅巾軍迅速控制了整個耽羅島。
在之后的去留選擇上,耽羅島上的蒙古人大多數都是選擇離開,他們離開耽羅島,準備返回東北遼陽行省一帶。
不過,朱瀚自然不可能把他們送的那么遠。
他僅僅是派船把這些蒙古人從耽羅島上送到了高麗半島。
首先一方面算是為了完成自己的諾言,不殺一個俘虜放他們自由離開。
另一方面,也是希望用這些蒙古人去高麗的土地上散播紅巾軍天兵降臨的消息,去震懾一下高麗國上下的軍心民心。
不過,除了大部分選擇離開的蒙古人,還有一些蒙古人已經是不敢再回去了啊。
比如伯顏帖木兒等少數的蒙古將領,他們確實不敢返回大元朝。
他們陣前戰敗投降,基本上已經就是死罪了,這時候要是返回,百分百就是去找死,就算有再硬的后臺和關系,恐怕也要被殺了祭天。
畢竟,大元朝最近可是已經算是輸麻了啊。
伯顏帖木兒率領手下的一百余人,留在了朱瀚的營帳下選擇效力。
對于這個肯乖乖當帶路黨的蒙古人,朱瀚也是表現出非常寬容的態度。
朱瀚不僅給給予了伯顏帖木兒一個千戶官職,而且還把他任命成了耽羅島的副總管,幫助朱瀚繼續控制島上的那些高麗居民。
畢竟這個伯顏帖木兒在耽羅島上經營多年。
雖然在作戰水平拉垮一些,但是對于島上的情況還是非常的熟悉。
這個伯顏帖木兒是能夠精通高麗語、漢語,甚至于連東邊兒的倭國話,他都是能夠聽在掌握的七七八八。
對于這么一個語言天才,絕對是天生的翻譯官材料。
朱瀚自然是另眼相看的,耽羅島此地乃是海上交通的要地。
高麗人對耽羅島虎視眈眈。
而且東面的倭國人也時不時有流浪出來的倭寇來搞偷襲。
所以在這個島上最少也要布置三千人馬,才能夠鞏固此地的安防。
剛剛走馬上任的伯顏帖木兒,立刻以十分盡職盡責的帶路黨心態,向朱瀚提出了自己對于耽羅島防務的看法。
“大帥,耽羅島最大的威脅,其實并不是什么來自海上的倭寇,而是來自近在咫尺的高麗。”
“高麗人對于耽羅島的野心,已經是一百年來的一個心結”
伯顏帖木兒的話,讓朱瀚徹底明白了高麗人的野心,絕對不會坐視紅巾軍攻占耽羅島不顧。
他們每一次想要徹底吞進耽羅島的時候,都是會遭到外部的阻撓。
此前,蒙古人直接把耽羅島吞到了自己肚子里,設置了軍民總管府,早已經是讓高麗上下氣的牙根癢癢。
如今蒙元朝廷是虛弱異常。
甚至已經顯出了氣數將盡的頹勢,高麗上下早已經開始在暗地里做起了手腳。
他們想要用各種方法搶奪耽羅島,很快就會向耽羅島上的紅巾軍發起進攻的。
高麗人對于耽羅島的野心,被朱瀚橫插一腳給攪黃了,伯顏帖木兒認為高麗人肯定會來找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