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貫中自從在浙江決定棄文從武之后,就自己一個人來到了金陵應天府。
他的老師施耐庵,如今已經是官拜禮部尚書,而且還是作為大明皇帝朱元璋的從龍之臣入的內閣。在大明當中,施耐庵說話是分量十足。
看到自己的當初的弟子前來投奔自己,施耐庵立刻就是把他引薦給大明皇家軍官學校。
施耐庵覺得,自己的學生羅貫中想要棄文從武,那也不能從大頭兵開始,恰好朱瀚籌備的這個大明皇家軍官學校,乃是將來大明武將的翰林院,自然要把自己的得意弟子羅貫中安排進去。
因為有自己老師施耐庵的推薦,羅貫中進入大明皇家軍官學校的過程可謂是非常的順利。
再加上他年紀輕輕,如今不過二十來歲,也正好符合大明皇家軍官學校的錄取標準。
而且他自己通曉文學史料
對于新興的儒家新學也是非常有研究,可謂是頂尖人才。
進入大明皇家軍官學校之后,前兩次考核羅貫中得到了所有教官將領們的一致上優的評定。
對于羅貫中來說自己已經算是在大明武將領域里展露頭角。
不出意外,將來大明的將領當中必然會有他羅貫中的一席之地。
而且,在大明皇家軍官校中,羅貫中選讀的科目是最受大明皇帝朱元璋和英王殿下重視的新興課目炮兵。
大明開國的大功臣就是炮兵,屢屢在戰場上樹立奇功。
隨著大明王朝的建立,各種火炮的技術更是突飛猛進的發展。
對于火炮的應用,已經是發展到了一門專業的學科。
作為大明炮兵戰術的推動者
朱瀚自然要在大明皇家軍官學校當中設立炮兵這一個學科。
羅貫中這種通曉古今,可謂是擁有超高文化水平的人,自然就被選拔到了炮兵學科當中。
羅貫中也不負眾望,對于炮兵這個學科也是非常的喜愛。
甚至于,羅貫中閑暇的時候,書寫自己最為喜愛的三國志通俗評話的時候,都喜歡寫著寫著就寫上一句三聲炮響。
雖然經過大明皇家軍官學校的炮兵專業培訓后,羅貫中已經知道三國時代無論是魏蜀吳,誰哪一家都不可能擁有火藥武器。
但他對于火炮的喜愛,已經是按捺不住了啊。
每一次寫三國志通俗評話的時候,要是不加上幾句一聲炮響,那就總感覺缺點什么,羅貫中走在大道上,一邊走著,一邊默默背誦著炮兵學科的操練手冊,上面密密麻麻的全是必背科目。
知識面從三磅炮到四十八磅炮,甚至還有七十二磅的海軍重型炮,至于這個火炮為什么以磅為單位,羅貫中也是一頭霧水。但是作為近代軍隊的一個標準特征,那就是嚴格執行操典,無論理不理解,先執行了再說。
所以,對于手中有些晦澀難懂的炮兵操練手冊,羅貫中雖然是有許多不太明白,但是第一原則就是要把它熟背。
他一邊走著一邊背誦著炮兵操練手冊。
忽然,沒有注意前方,一下撞到了一個人身上。
“哎呀”羅貫中差點摔倒。
他連忙抬頭看去,只見一個穿著將官常服的年輕人,正在自己的面前。
在這個年輕人的身后,還有兩個五大三粗的護衛
羅貫中定睛一看,眼前的這個年輕人將領軍服上竟然是掛著三顆金星,而且有兩條寶劍條紋。
年紀輕輕就是上將軍
羅貫中的心中大為以后驚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