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能夠摧毀那個進入草原的第一個堡壘,那明軍在戈壁沙漠撤退就再也不會有補給能力。
所以,最南邊的明軍堡壘至關重要,脫因帖木兒當機立斷
放棄掉了沿途的幾個小堡壘,率領兩萬精銳騎兵直撲向南。
經過三天三夜的奔襲,當脫因帖木兒率領兩萬蒙古騎騎兵殺到的時候,草原堡中的明軍誰也沒有想到,竟然能夠有一只這么龐大的蒙古人騎兵突然出現在自己的堡壘面前。
而作為草原堡指揮,應昌衛指揮使羅貫中立刻下令吹響了警戒的信號
咚咚咚
隨著一陣陣的戰鼓響起,所有堡壘上的明軍士兵立刻都穿戴好了甲胄。
明軍士兵一個個拿起武器,做好了戰斗的準備。
脫因帖木兒率領騎兵兩萬大軍殺到草原寶面前。
他望著前方不過一人高的土質堡壘,嘴角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這個堡壘明顯比起他遇到的幾個明軍堡壘要規模大上不少,里面肯定囤積著更多的糧草和軍需物資。
只要自己能夠摧毀這個堡壘,那明軍將會損失大半的糧草輜重,最后必然無法安全的通過戈壁沙漠。
脫因帖木兒毫不停留,下令手下的兵馬立刻發起進攻。
兩萬元軍騎兵分三路,也是來了一招圍三缺一。
他們從東西北三個方面列好了陣勢,一個個穿戴著盔甲,拿著簡易的繩索,舉著手中的盾牌,向明軍的草原堡發起進攻。
羅貫中見狀立刻大吼一聲,“所有火炮,沒有我的命令,不準開火。”
在這寬廣的草原上,哪怕有數萬人也顯得稀稀拉拉,只有當蒙古人接近之后,明軍布置的小型火炮才有足夠的殺傷力。
否則,火炮開火距離太遠,每一發炮彈就算是命中,也只能消滅一兩個敵人,而如果把這些蒙古人放近距離之后,可以使用威力巨大的散彈,每一次炮擊都可以消滅至少十幾個,甚至是幾十個蒙古士兵。
羅貫中手下僅有三千名士兵。而脫因帖木兒手中則有兩萬蒙古精銳。
雙方的戰斗可謂是慘烈焦灼
蒙古騎兵發揮了自己祖先悍不畏死的戰斗風格,他們頂著明軍的火炮和火槍,沖到了十幾步的地方,然后我用手中的弓箭向明軍發起一輪一輪的射擊。
這些弓箭在這么近的距離上,全都使用了破甲箭頭,許多明軍士兵哪怕穿著鎧甲,也被這些沉重的弓箭射的受到了箭傷。
但是,哪怕是遭受弓箭重傷的明軍士兵,也一個個毫不示弱,他們忍著身上的疼痛,繼續用手中的火槍發起反擊。
李善和李忠兄弟是隊伍中的火槍手,他們兄弟二人配合嚴密,李善在前方發射,依托堡壘的工事向蒙元敵人發射火槍,李忠則是在后方緊張的裝填火藥。
兩只火槍在他們手中輪流裝填發射,一個又一個的蒙古士兵倒在了他們的面前。
但是,哪怕遭受了這么沉重的傷亡,這些發動進攻的蒙古士兵也沒有絲毫的退卻。
很快,一層層的尸體竟然把前方的壕溝給填平。
蒙古士兵在一輪又一輪的進攻之后,終于是沖到了草原堡的土墻之上
這個時候,李善李忠兄弟手中的火槍已經因為連續的發射變得熾熱滾燙。
終于,李善在裝填一些火藥之后,熾熱的火槍根本沒繼續使用了,熾熱的槍管把剛裝填火藥給瞬間引燃。
李善知道,這是因為長時間地發射,槍管已經過熱。
從現在開始,他們必須要等火器冷卻下來,否則就容易引發炸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