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瀚的大腿感受到周芷若軀體的溫熱,一只手攬著她的腰,另一只手則輕輕撫摸周芷若微微隆起的小腹。
“這是殿下的血脈,將來必定會大有作為”
周芷若一邊感受著朱瀚的寵溺,一邊憧憬的說道。
她現在已經有了六七個月的身孕,本來按照大明的爵位繼承制度,周芷若就算生下了男孩兒,也只是朱瀚的第四子,而且還不是嫡子,根本繼承不到多少的爵位和財富。
但是就在上個月,朱瀚向老哥朱元璋提出了新的大明王封爵繼承制度。
徹底改變了嫡長子繼承制通吃的局面。
按照朱瀚提出的封爵制度,上至親王,下至公侯伯子男爵,除了嫡長子能夠繼承爵位之外,其余兒子也都能夠繼承同等的爵位,只不過這些爵位并不是封在大明本土境內,而是冊封在倭國、南洋、東勝洲等沒有多少大明百姓的地方。
這一套制度,其實就是學習了兩千年前周武王分封天下的模板。
對于這些圈占的新領地,如果是大明朝廷采取官方的移民屯墾政策,那還不知道要搞到猴年馬月去,畢竟對于這些偏僻遙遠的蠻荒之地,當一個流水的官實在是得不償失。
只有采取當年周天子分封天下的策略,把這一些新獲得的土地冊封給大小封爵,讓他們各展所長去開發領地,增加人口,對抗土著蠻夷。
只有這樣,才能夠在短時間內把這些新領地給開發起來。
當然,這些領地封爵可不是朝廷白給的。
而是需要他們向朝廷繳納一定的是金錢,從而獲得朝廷的冊封。
舉例來說,朱瀚作為一品的親王,嫡長子可以獲得世襲罔替的親王爵位,其他的兒子則是按照禮法冊封為郡王,原本這些郡王都是按照推恩令的原則,從上一代親王的領地當中分裂出來。
但是現在有了大明新的封爵制度后,只要能夠繳納一定數目的金錢,就可以在倭國或東勝州獲得與郡王爵位相等的土地。
東勝州,也就是胡大海的艦隊漂流所到的美洲大陸。
因為那里發現了許多的金礦,雖然路途非常的遙遠,但已經在應天府內有了相當高的熱度,許多人都對去東勝州淘金致富,有著無限的遐想。
歷史上的明朝封爵制度,基本上就是一個大型的國家養豬場。
隨著一代又一代的朱姓子孫,被限制在各自的封爵土地上,不能隨意的遷徙活動,僅僅過了一兩代人就徹底成了廢物。
而且,這些人一旦閑下來之后,一天到晚除了生孩子也沒有其他的事可干。
僅僅一百年之后,大明宗室就變成了國家財政的巨大累贅。
大明王朝花費了數以百萬的白銀,卻只能養出一幫無能的米蟲。
朱瀚的這個封爵制度正是針對這個情況。
除了長子守家繼承之外,其余的兒子全部被分封出去,替大明開疆拓土,守衛邊疆。
那些蠻荒之地,雖然土地廣袤,但生產水平非常落后,大大小小的封爵們去了就是披荊斬棘的開拓,誰也不可能有本事造反。
畢竟這些大明封爵殖民集團,到時候使用的所有武器裝備都由大明本土。
誰要是敢不聽大明朝廷的號令,只需要斷掉他們的武器補給,就能夠輕松的制衡他們。
朱瀚搞出的這個封爵制度一經推出,立刻讓王公貴族們爭先恐后的擁護。
誰不想自己的兒孫多多享福。
周芷若的娘家作為蘇州的大商人,雖然是富有,但按照大明的軍功封爵制度,他們沒有軍功就不會獲得封爵。
而如果周芷若能夠為朱瀚生下一個兒子,那就是將來的郡王,郡王封地開府必然需要一堆官員的,到時候周家就能夠通過這個渠道獲得軍功封爵。
畢竟,所有人都清楚的知道,如今大明王朝的軍事強盛,那些蠻荒之地的土著蠻夷,根本是毫無可能阻擋大明的軍事征服。
也就是說只要能夠踏上那一片新大陸,軍功基本就到手了的。
周芷若為了自己兒子將來的前途,自然早已經跟娘家談好了條件。
只有自己生下一個兒子,那蘇州周家就會捐出全部的封爵金錢,只要能夠讓周家子孫世襲郡王府的管事。
朱瀚對于這些事情也是心知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