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瀚笑嘻嘻的躲過去,朱元璋對朱瀚道“咱不是吝嗇,錢這東西怎么花不是花咱得把錢花到刀刃上這個研發中心真有你說的這么好,咱根本不在乎錢,有多少花多少要多少給多少”
“我哪能不明白哥的想法。”
朱瀚笑著對朱元璋說話,卻迎來了朱元璋的一個白眼,朱瀚也就沒有再隱瞞,對朱元璋說道“哥,咱倆找時間,去匠作營轉轉怎么樣”
“去唄。”
朱元璋沒有拒絕,而且他想的更多“如果他們真有那么厲害,做出來的東西如果有用,咱給他們封侯封國公”
以前的工匠,尤其是進入到匠作營這種地方的工匠,他們的人身自由是被限制了的,只要這些匠人登記在冊,他們就自動轉換成匠人的身份,也就是說,他們的兒子、孫子、子子孫孫都會是匠人。
這對匠人們來說,是非常不公平的,朱元璋自己也覺得這么做不公平,可是沒辦法,大明的匠人太少,而且這門手藝能賺錢,如果不用匠籍來限制他們的出路,以后的大明將會無匠人可用。
這是千年來一直存在的問題,百姓但凡有點其他出路,也不會選擇成為匠人。
朱元璋聽完朱瀚說的話以后,想到了改變匠人生存環境的辦法。
如果弄好了,也可以解決匠人后繼無人的問題。
那就是給爵位,提升匠人的地位。
你如果發明出一件物品,對大明有幫助,那就可以給你爵位,順便讓你擺脫匠籍的身份,以后子孫也可以參加科舉。
爵位的分封,大多是武將和文官,還得是做的非常出色和優秀的文官,才有機會獲得爵位,現在朱元璋想直接給匠人爵位,單單是這點,就足以改變匠人的生存環境。
還有就是商人,如果做的非常出色的商人,同時也對大明忠心耿耿,愿意給與大明無私地幫助,朱元璋認為,也可以讓他們得到擁有爵位的機會。
爵位嘛,誰不想要
朱瀚沒有考慮到這些,但朱元璋考慮到了,他不僅考慮到了,而且還順著朱瀚的思路繼續往下延伸,做出更好的場面。
朱瀚也不管那么多,就像朱元璋認為在朱瀚家中最放松一樣,朱瀚對朱元璋說話時也是無所顧忌“哥,如果匠作營的那些工匠聽到你的話,都得把你供在家里。”
“匠人們太苦,以前咱沒辦法改變,現在辦法不是有了嗎”
朱元璋指了指朱瀚,“如果能夠推行下去,咱大明以后不會缺少工匠了的。”
倆兄弟還想繼續聊下去,馬秀英過來喊兩人去吃飯“你們兄弟倆回頭再聊,先去吃飯。”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