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瀚想出去玩,可朱元章卻是不肯“不行,你得陪著咱,還得祭祖呢,過年的時候哪都不許去,咱還有很多話想和你說呢。”
朱元章咱不能出去玩,你還想出去
留在應天陪著咱喝酒吧
朱瀚聽到朱元章的話,也知道他想出去玩的計劃落空,就朱元章的性格,他如果知道朱瀚跑出去,肯定會派人阻止,說不定他自己就去抓朱瀚回應天了。
大明本土在過年,在海外的大明領土上,也都在過年。
海外的將士過年時難免會思念親人,思念家鄉,可在過年之前,幾乎所有的海外領土的將領,都下達了一個命令想要留下的,可以把家人喊道海外來,由軍方進行接送,并且予以安置費用,如果不想來,只要在海外駐軍時間滿五年,就可以回家。
這對到海外來的將士們來說,絕對是利好消息。
海外的飛地有大片土地,有遍地的金銀,而且家人現在來還有安家費天底下哪有這般好事
不少軍卒動了心思,寫信給家人讓他們來海外安頓下來。
正是這一舉動,讓大家的思鄉情減退不少,將領看到手底下的軍士重新恢復士氣,不由得長舒一口氣,大明海外的土地,有一些是比較安全的,但也有不少會發生戰爭或者在未來會發生戰爭,因為大明要一直擴大地盤、一直擴大,搶地盤必然會發生戰爭,如果沒有一支有著合格戰斗力的部隊,他們還怎么打仗
當然,這些將領們是非常希望將士們的家人到海外來的,一方面是家人都在,將士們心中會少一些牽掛,打仗的時候也會更賣力,畢竟自己的家人就在背后,他們是為守護家人,為了讓家人得到更多財富而戰,這樣一來將士便會更有動力;另外一方面也是大明的計劃可以得以實施,海外的漢人越來越多,大明在海外的統治地位就會越穩。
所以在過年的當天,將領們康慨解囊,大肆采購,幾乎都把大明商船上的物資都搶購空了,不過商人們也早就準備,他們在快要過年時,所有的物資基本上都是過年時需要的,特別是酒水更是充足,足夠滿足將士們的需要。
而當地的土著,看到大明將士瘋狂采購,也很是好奇發生了什么,詢問過后才知道,大明人要過一個叫做“春節”的節日,在這個節日里會有很多好吃的,而且還會有新衣服穿,晚輩給長輩拜年還可以拿到錢。
海外的土著聽到大明過年的節日,想了想這不是和他們的圣誕節一樣么
剛過完圣誕,這是又有機會過春節了么
海外的土著現在也都是窮人,甚至連大明的百姓都比不了,在過節的時候才能吃上一些好吃的,但他們的美食和大明的比起來,還是有天壤之別的。
既然如此,那我們為什么不和大明一起過節呢
想到這些后,大明海外飛地的土著們,也都開始行動起來,甚至他們的一些家族的家主還求到大明軍營中,希望大明能夠在做菜這方面給予一定的指導,誠意十足。
大明的將領不傻,他們早就在想辦法盡快同化當地土著了,只是語言不通,同化過程收效甚微,但現在只是一頓美食,同化的效果馬上就體現出來,這讓將領們有一種無心插柳柳成蔭的感覺。
那還說什么,立刻整起來,所有人載歌載舞豈不美哉
殷州,入夜。
在一片開闊地上,在七八十個火堆的照應下,映襯的像白天一樣。
胡大海、沐英、平安、孔明德、周德明等人,站在遠處看著火堆周圍載歌載舞的人們,他們有大明的軍士,也有當地的百姓,如今的他們,親如一家。
吃著烤肉,喝著美酒,圍著火堆載歌載舞
讓殷州的土著也可以過屬于漢人的春節,這是孔明德提出來的,一開始胡大海還不相信,他覺得語言不通的雙方,應該先讓他們學會漢人的語言,然后管理起來才方便,至于本地土著他們算什么東西,也配和漢人過一樣的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