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章見到朱瀚帶個和尚回來,還很好奇,朱元章對和尚沒什么看法,只是對寺廟的主持斂財無度的行為很不滿,至于朱瀚他就不喜歡和尚,所以在大明建國后制定規章制度時,對寺廟有非常嚴的限制。
但今天卻很意外,朱瀚竟然領了個和尚回家。
怎么回事兒
朱瀚轉性了
等朱瀚回來,朱元章向朱瀚身后看,沒看到和尚跟著,好奇的詢問道“那和尚呢沒跟你回來”
朱瀚則回道“沒有,在外面給他找了個地方住下,最近不是建燕京城嗎準備讓他參與進去,正好歷練歷練他。”
“只是歷練一下,看來七五你對他的能力很認同啊。”
朱元章上下打量著朱瀚,笑呵呵的說道“你不是最煩那些和尚嗎今天怎么回事轉性了”
朱瀚卻說道“這個和尚可不是一般的和尚。”
“咱當然知道不是一般的和尚,否則你把他帶在身邊干啥”
朱元章一副我不了解和尚但我了解你的樣子,對朱瀚道“這和尚有什么什么才能你和咱說說”
朱瀚說道“有李善長之才,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嗯
這下朱元章頓時來了興趣,這和尚有這么大本事朱瀚竟然能用李善長作比較,朱元章的眼睛頓時亮了不少“那豈不是說,這和尚能留給標兒”
“還早,姚廣孝野心不小,我擔心標兒把握不住,想把他帶在身邊先練兩年,讓他懂點規矩。”
朱瀚表示讓朱元章稍安勿躁,然后說道“我覺得差不多了,就讓他跟著標兒去干活,如果這小子還有反骨,我走之前一定帶走他。”
“嗯,這倒不差,就得這樣,咱標兒的手底下,得是聽他話的人。”
朱元章認同朱瀚的做法,而且對朱瀚把姚廣孝帶在身邊一段時間,然后再交給朱標的做法也同樣很贊同。
畢竟朱元章和朱瀚還有很多年可以活,讓姚廣孝盡早跟著朱標也有好處,如果姚廣孝很過分,大不了在死之前把姚廣孝也一起帶走唄。
想到這兒,朱元章又想到了胡惟庸,不由得嘆了一口氣“李善長和劉伯溫,這兩個人雖然都有自己的小心思,但也算得上忠臣,只是胡惟庸和姚廣孝這倆人一個是真小人,一個是心懷叵測,咱大明如今富有四海,疆域萬里,難道連個忠臣都不好找嗎”
“要說忠臣,胡惟庸就是忠臣,只不過他是一并雙刃劍,用不好很容易傷到自己,姚廣孝嘛現在還不好下判斷,再等等吧。”
說完對胡惟庸和姚廣孝的評價,朱瀚繼續對朱元章說道“這兩個人,未來是治世之能臣,還是亂世之梟雄,主要還是看標兒的手段,他能震懾住,這兩人都會是他手里兩把鋒利的刀。”
朱元章點點頭“這倒是在理,劉伯溫一開始不也牛哄哄的嗎到了咱這兒不也是低頭做人當然是七五你對他們的影響力比較大。”
朱瀚的影響力,何止是對劉伯溫呢,就算是整個大明,都受到朱瀚不小的影響。
朱元章清楚里面的事,但他不打算說。
因為說出來除了影響兄弟二人之間的關系,其他什么作用都沒有。
“什么影響力,只不過是做了一些他們做不到的事罷了。”
小事而已,不用放在心上。
姚廣孝剛剛入手,還沒開始盤,所以一直討論他也沒什么意思,干脆轉移話題,對朱元章詢問“哥,海外的飛地,你想好怎么做了嗎”
“想了一些,但不全。”
朱元章心中早有計劃,在地上畫了一個圈,然后又畫了一個更大的圈“這是如今的大明本土,外面的是海外飛地,這些海外飛地,可是比大明大得多,交給別人咱不是很放心,尤其是大明周邊的地方,咱還是要掌控在自家人手中。”
聽到朱元章的話,朱瀚就把朱元章的計劃猜了個七七八八。
無非就是掌控澳洲和中南半島以及倭島,讓大明背靠大海,保住后面不被偷襲就算有敵人將至,也可以借助澳洲和中南半島、倭島形成足夠多的防御,確保大明本土也就是華夏不會在第一時間形成威脅。
當然,還有在大明以西,也同樣要設置好防御方便大明本土向外擴張。
果不其然,朱瀚猜出朱元章的想法后,朱元章自己就主動的把他的計劃說出來,和朱瀚猜的差不多,無非就是把自己的兒子派到大明本土的邊境地帶去戍邊,保衛大明本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