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販雙眼放光,立刻賣力的推銷起來“這位老爺您一看就是有眼光的人,小人這里的瓷器,可都是景德鎮的上品。”
朱瀚聽的是哭笑不得,他手里這個瓷瓶,如果真是景德鎮出來的,他們的牌子就該砸了。
“你就直接說多少錢吧。”
“五”小販一邊說,一邊觀察朱瀚的神色。見他一挑眉,立刻改口道“四百一十文,您看怎么樣,這個價格絕對優惠。”
“行吧。”朱瀚忍俊不禁。
這個價格別說景德鎮的瓷器,就連景德鎮的瓷器的碎片都買不來。
老板找盒子包瓷瓶的時候,朱瀚假裝選購其它商品,有一搭沒一搭的跟小販閑聊。
“老板貴姓”
“可不敢當,笑的免貴姓趙。”
“原來是趙老板,您今年貴庚啊。”
“小的四十有六了。”
“方便打聽一下,你這樣一個小攤一個月收入幾何”
提起這個,攤販就長長嘆了一口氣“也不瞞您說,我這一年到頭下來,也就勉強混個溫飽罷了。”
“老爺您還別不相信,就說我這些貨吧。從德化縣那邊進貨的價格”
小販突然意識到自己說漏嘴,慌忙捂住嘴巴。
朱瀚哈哈一笑“無妨,老板你接著說,就當我花錢買你的消息。”
見這位貴氣的老爺,似乎真沒有追究的意思,攤販老板也徹底放開“我這些瓷器進回來,首先要交入城稅,然后就是商稅,到這里擺攤還要交地稅。總之,幾乎一大半的收入,全都要交稅。”
“就這,還是因為咱們大明立國之后,減免了不少的苛捐雜稅呢。要是換蒙元那個時候,咱們這種普通老百姓,就別想著能做生意養活自己了。”
朱瀚裝作意外的道“以前的確是挺難的,不過老板你以后肯定能發大財。當今的圣上,不是已經準備遷都燕京嘛。”
“我聽說不只是皇宮,很多地方都要拆除重建。到了那個時候,朝廷肯定要雇傭很多人,人多了你們的生意也就好做了。”
“話是這么說。”小販對朱瀚的話不以為然“那些國家大事,跟我們這些小人物可沒有什么關系。”
“最近一個月,燕京的人到是多了不少。可是生意”嘆了一口氣,小販將包好的瓷瓶遞給朱瀚“老爺您收好,還有什么中意的沒”
朱瀚逛了一路,也買了一路的東西。
同時,也在這些小商販的口中,把自己想要的消息,大堂的差不多了。
整體來說,跟錦衣衛匯報的情況大差不差。
之后,又去了幾個已經開始建設的工程那邊,看了一下。為了不打草驚蛇,朱瀚也只是在遠處看了幾眼。
哪怕距離很遠,他也能清楚的看到,那些工人根本就是在磨洋工。
比如搬運水泥。
其中一個工人,把水泥從馬車上搬下來,放到地上,之后就站在這里等著。
這邊兩個人,其中一個幫忙,將水泥抗到另外一個人肩上,再慢慢走到正在建造的屋子門口放下,里面再出來一個人,將水泥扛進屋子。
如果這是進行流水線作業,朱瀚也就不說什么了。
正在關鍵的是,這一整套流程之中。只要有一個人在動,剩下的人就會全部停下來,四個人最多只干了一個人的活。
不
哪怕是一個人,效率都要比他們四個人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