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和倫一臉猶豫的模樣“王爺,您真的決定要公布結果么下官覺得,其實根本就沒有這個必要。年輕人嘛,都好個面子不是么”
“沒關系,年輕人就是應該受點打擊,否則的話,他們也不知道什么叫做天高地厚。”朱瀚似笑非笑的道。
見朱瀚的態度如此堅決,趙和倫都覺得無語了,以前一直聽聞,這位英王殿下有多么多么的不得了。
現在看來,傳言什么的果然不靠譜。
明明結果都已經很清楚了,他的學生們肯定會輸給工部的匠人們。可這位英王殿下,就是一根筋的要公布結果。
既然如此,那可就不要怪他不給面子了。不放出真正的答桉,看來他們是不會死心的。
“好吧,既然王爺堅持,下官也只好領命了。來人啊,公布結果。”
距離朱瀚跟趙和倫比較近的工部官員們,互相之間交換了幾個眼神。
他們的臉上,滿是嘲諷之色。
所有人都認為,皇莊的學生們,這一次絕對是輸定了。
前面的那些數據,他們并不是特別清楚,也不知道算的究竟對不對。
可后面那些,簡直就是貽笑大方。
哪怕他們身為官員,基本不會去負責具體的營造事物。
卻也知道,三個月的時間,根本就沒有辦法建造出一座石橋好吧。
年輕人就是年輕人,不知道什么叫做腳踏實地的做事,只會憑空妄想。
如果是在別的地方也就罷了,他們身為英王的學生,也不會有人跟他們一般計較。
可偏偏,他們還要不自量力的,向工部的將人們挑戰。
只是
這些洋洋自得的官員們并沒有注意到。
工部的令使衛池,在聽到皇莊的學生們給出的數據之后,臉色頓時就凝重了起來。
“這怎么可能”
作為能在工部任職的工匠,衛池這種老資歷,參與過的工程簡直不計其數。
而且跟那些純粹的官員不同。
衛池這種匠人,那是真的要親身參與這種工程的。
眼前這種問題的答桉,別人也許還需要估算一下,衛池卻是能夠張口就來。
因為,類似的橋梁,衛池親自建造過不少。
就在衛池震驚的時候,工部的官員開始高聲宣布答桉。
“此次題目的橋梁,為燕京北二百六十里的凌江橋”
“凌江橋共用石料,三千七百五十四萬一千七百斤”
剛念到這里,工部的官員就仿佛喉嚨里塞了雞毛似的,聲音戛然而止。
工部的官員們,以及不少匠人也全都不可置信的瞪大了眼睛。
“等等,是不是念錯了”
“這絕不可能,為什么他們給出的數據,跟答桉幾乎一模一樣”
“我抗議,他們肯定是作弊了”
許多人都無法接受這個結果。
他們怎么也不相信,工部的工匠所給出的數字,竟然還不如朱瀚的學生們給出的數字準確,這怎么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