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部的官員們眼里,沉龍梁造的橋無比的簡陋。
無非也就是數十個紙管,看似隨意的連接在一起。上面的橋面,也只是用十幾張宣紙,簡簡單單的用漿湖粘上去。
“這小子不會是認真的吧,如此簡陋的東西,也能叫做橋”
“而且你們發現沒有,那些紙管竟然還是空心的。哪怕他費點事,把那些紙管卷成實心的,我都覺得他用心了。”
“如果不想比的話,就不要勉強嘛。讓我們白白在這里曬了這么久的太陽,結果他就拿出了這種東西”
還有人朝沉龍梁叫道“我說小子,你就算是敷衍也用點心啊,至少弄出點花紋,好歹也能入眼。”
這橋畢竟是用宣紙做成的,不免讓人聯想到某些不太好的東西。
也有工部的官員不屑的嘲諷“你這個橋,該不會是給死人走的吧”
官員們不停的嘲諷,可工匠們至始至終都沒有說一句話。
所謂行家一伸手,就知有沒有。
技術不夠的人,的確是看不懂,沉龍梁這座簡陋的紙橋有什么特別之處。
可這里是工部。
今天在場的匠人,都是當世數一數二的高手。
也正因為如此,他們反而隱隱能理解,沉龍梁弄出來的這座紙橋的特別。
受限于時代的原因,有很多地方他們并不明白其中的原理。可他們卻能夠明白,某些地方怎么做,可以增加橋梁的支撐力。
正因為明白,所以工匠們才越發的震驚。
這些學生到底是怎么回事,怎么就能夠厲害到這個程度。
官員們的譏諷還在繼續。
“就這種破橋,也想要跟我們工部匠人的橋相比”
“我看根本就沒有必要評判了,直接宣布我們工部的工匠獲勝吧。”
“只要眼睛沒瞎,就能看出來贏的究竟是誰。”
官員們自以為是的諷刺。
就仿佛是一個個巴掌,結結實實的抽在工匠們的臉上。
換做以前,工匠們對讀書人,都是無比敬重的。人家學的是孔孟之道,管的是天下興亡。
相比起來,他們這些工匠,平時也不過就是修橋補路,建建房子軍械什么的。
雖然比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強上一點,可也不過就是靠身體混飯吃。
跟那些懂得許許多多道理的讀書人比起來,他們這些苦哈哈的確多有不如。
可是今天。
這些所謂讀書人,一個個不懂裝懂的嘴臉,讓他們對這些人,有了新的認識。
趙和倫假惺惺的幫朱瀚找補“王爺的學生,說不定是理解錯了題目。要不然,下官讓人跟他仔細講清楚,趁著天色還早,讓他趕緊再做一個吧”
朱瀚卻是指了指沉龍梁的方向。
卻見沉龍梁把他剛剛造好的紙橋放在桌子上,雙手抓著桌沿想要爬上去。
可這木桌雖然夠,沉龍梁從一側往上爬,另一邊的桌腿,卻因為他的重量抬了起來,差點翻倒。
只試了一次,沉龍梁就直接放棄。
朝皇莊的學生們招了招手“都別看熱鬧了,來兩個人幫我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