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瀚可沒跟吳振開玩笑,如果吳振真的不來找他,他的確會把對方剛才看到的那份奏章,直接上交給朱元璋。
雖然吳振這些年,在大同府也算是如履薄冰。
不過,他畢竟沒有什么特別逆天的政績。
再加上這次大同的天災
如果吳振沒犯錯誤還好,可現在這家伙竟然敢對于去救災的英王朱瀚陽奉陰違。
這老朱能饒得了他
最次最次,也是個罷官流放。
如果老朱心情不好的話,說不定能直接把吳振全家都給砍了。
整個大同府,恐怕也就只有師爺一個人有了。
在得到朱瀚的承諾之后,吳振究竟有多么的慶幸。
可以說,當時的他,一只腳幾乎都要邁進鬼門關了。
也正因為如此,對于朱瀚的吩咐,吳振現在是不敢有半點的怠慢。
哪怕他跟之前一樣,覺得英王殿下給出的命令。
簡直就是不可理喻。
因為英王竟然讓他,跟著他的學生,一起去找水。
這特么不是腦子有問題么
誰不知道,現在整個大同都旱的冒煙。
以往許多條經過大同的河流,現在幾乎直接就已經干涸了。
盡管大同府內也有御河這樣比較龐大的河流。
可是一條御河,怎么可能管得了整個大同府
除了御河等部分河流周圍,整個大同府幾乎找不到一滴水了。
否則的話,要不至于有這么多逃荒的難民不是么
這種情況下,英王殿下竟然讓他的學生去找水
吳振也明白,這是朱瀚借著這個由頭,讓他暫時離開大同的權利中心。
只有這樣,英王殿下才能徹底的整肅大同府。
否則的話,下面那些官員,只會想盡辦法,把吳振退出來,跟朱瀚打擂臺。
也許有人會說,只要吳振別去不就行了。
可是這種事,有很多時候可不是吳振一個人說的算的。
為了自己,那些官員能夠想盡一切能夠想到的辦法。
他人只要在這里,那就躲無可躲藏無可藏。
所以盡管心中無比腹誹,吳振還是收拾了一下東西,帶著師爺一起去見了朱瀚的學生,方虎彬。
這個方虎彬,吳振之前是見過的。
朱瀚來大同府的第一天,就向吳振介紹過他這個學生。
最開始的時候,吳振對方虎彬的印象,可是非常之差的。
這個方虎彬臉型方正皮膚黝黑,雙手上帶著厚厚的老繭。
最重要的是,他地衣服上,到處都能看到一些不知道是什么東西的污漬。
這樣的形象,讓吳振很難不聯想到那些匠人。
大明的匠人,地位可不算太高。
雖然在朱瀚的努力之下,大明地匠人沒有原本時空之中那么不受待見。
不過在讀書人的眼里,匠人們地地位終究還是高不起來的。
也正因為如此,吳振根本就沒怎么關注過方虎彬。
再次見面,雙方之間的氣氛一時之間有些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