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這些詞匯組合在一起,吳振只覺得就仿佛在聽天書似的,完全聽不懂。
不過知府就是知府,雖然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不過吳振畢竟是當知府的人,這點沉穩還是有的。
當下不動聲色,就任由方虎彬繼續說下去。
時不時的點點頭,仿佛自己明白了方虎彬的意思。
盡管那些專業的詞匯,吳振聽不懂,不過作為父母官,她也不是一點地方經驗都沒有的。
盡管只停了蓋兒大概,吳振已經大概明白了,這個東西的工作原理。
無非就是把一根長干扎入地下,然后從地下取水罷了。
說起來容易,實際上卻是相當艱難。
受限于時代的原因,這個時代不可能把鋼管做的太長。
壓水泵的極限距離,是從地下十米取水。
而方虎彬他們弄出來的水壓泵,能幫達到五米就不錯了。
這種時候,就輪到何風雨出手了。
這家伙雖然年輕,對于山川地理一道,卻是極其擅長的。
通過周圍地地形,他就能簡單推測出,附近有沒有地下水,以及從什么地方取地下水最為合適。
這一次,就是何風雨找到了,最為適合使用壓水泵的地方。
看似簡單的事,做起來卻是務必困難。
這根哇普通井不一樣。
普通的井也就兩三米的樣子,長一點短一點問題也不會太大。
可用壓水泵問題就大了。
地面太厚或者有巖層什么的,壓水泵打不進去。
如果地面太薄
好吧,現在的大同府好像完全不會出現這種地方。
這里面的學識技巧,吳振是幾乎完全聽不懂的不過他也抓住了重點。
“聽何先生您二人的意思。”吳振朝壓水泵的方向以指。
“這種水井,可以弄出不止一個。”
替水井的事,關系到大同上下所有百姓的安危,何風雨可不敢在這方面開玩笑,認真的回答道:“回大人,的確是這樣,理論上說只要有地下水,我們就能夠使用壓水泵。”
不過還不等吳振高興,何風雨又給他破了一盆冷水。
“只不過,就算擁有地下水,很多地方的地形地脈,也是不適合拿壓水泵的,這一點還請大人做好準備。”
吳振這位大同知府高興的跟什么死的,差點都被蹦起來。
他已經能夠想象得到,如果這種壓水泵在大同普及開來,那將會是一個什么樣的景象。
到時候大同缺水的情況,將會徹底得到解決。
對于吳振的想法,何風雨可沒有那么樂觀:“大人,道理雖然是這個道理。但是我們尋找地下水源需要時間,制造設備也需要時間。”
“我預計,三個月內,最多也就能弄出三百個壓水泵而已。”
“雖然能很大程度上緩解再去,但是嚴格來說對大同的災情,起不到決定性的作用。”
吳振卻是根本不在意:“沒有關系,兩位先生只要盡力去做就好。”
“現在這種時候,哪怕能夠多出一個壓水泵,也能救不少大同百姓。”
興沖沖的吳振,一掃之前的頹廢,立刻進入了工作狀態。
規劃從什么地方打壓水泵,對于幫現在的大同府最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