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等年輕的官員說完,李善長突然冷冷的打斷了他“夠啦”
“這里是朝房,你們想吵的話,給我去外面吵。”
即便是面對內閣首輔,年輕官員依舊毫不畏懼“李閣老,非是下官,不聽閣老的話。”
“實在是因為,王大人有些太過分了。”
“英王殿下在得知大同旱災之后,第一時間趕去大同救災。期間,王爺制定的高價糧政策,雖然也引起了不少人的非議。”
“但是時至今日,事實早已經證明了,英王殿下是對的。”
“如果不是英王殿下制定如此高昂的糧價,那些糧商們也不可能拼命的往大同運糧。”
“時至今日,官道上還能看到不少往大同運糧的車隊。”
“雖然大同現在具體情況如何,尚不得而知,但是目前并沒有發生任何暴民叛亂的情況。”
“如果鷹王天下的高價糧政策真的是暴政,現在的大同早已經是民亂四起了,不可能沒有任何消息。”
“可是王大人卻不管這些,依舊公然在朝會的場合抨擊王爺的政令,這恐怕不太妥當吧”
年輕官員一口氣把自己想說的話全都說了,然后就向李善長深深的鞠了一躬“李閣老,下關的話說完了。”
王大人卻是氣得臉色發白,指著年輕官員的手直哆嗦“李閣老,您看到了吧這些人簡直就是無法無天了。”
哪怕是縱橫官場多年的給擅長,此時也忍不住皺緊了眉頭。
這兩撥人吶,哪一個都不是好惹的。
那個指責英王殿下的王大人,官職雖然不高,卻是某個派系在朝廷之中的口舌。
看似只是在發泄自己心中的不滿,實際上李善長卻明白。
這些話其實根本就是對他說的。
李善長心中暗暗嘆了一口氣“有些人吶還是看不明白現在的局勢,真以為現在的大明朝還跟他們以前經歷的王朝一樣。”
“要是真不能繼續學著聰明一點兒,這些人很快就會消失在朝堂上了。”
心中的念頭紛紛擾擾,表面上自然不會表現出來。
“你們的心思我都明白,說白了,其實大家都是為了朝廷,只是有些事情不是三言兩語能夠說的清的。”
“大同旱災一事,陛下早已經金口玉言,說明白,一切只看結果便是,王大人你就不要繼續說下去了。”
“還有你。”比擅長隨即點了那個年輕官員一句“不管怎么說,王大人畢竟是你的上官,你在這種場合公開反駁上官終究是不對,現在立刻向王大人道歉。”
聽到你擅長的吩咐,年輕官員立刻向王大人深深一躬身“王大人,下官年輕氣盛,還請您大人有大量,不要跟下官一般計較。”
“哼,知道自己年紀輕就多看少聽,做官可沒你想象中的那么簡單。”
王大人雖然心里很不爽,可也不敢不給李善長面子。
不屑的冷哼了一聲,卻也沒有再多說什么。
這個小沖突結束之后,朝房之中再次陷入了安靜。
李善長暗暗嘆了一口氣。
這種事情也不是第一次發生了,這個月幾乎每次朝會都得起一次沖突。
雖然名義上都是為了朝廷的事情,實際上就是新學跟舊學之間的較力。
新學的學生們,現在已經開始逐漸在朝堂上展露頭角了。
但是,真正掌控朝堂的還是那些傳統的文人士大夫們。
傳統的官僚們,當然不肯輕易放棄自己手上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