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天下,雖然名義上還是他們老朱家的。
但是真正控制這個國家的,說不定就會變成這些商人了。
對于朱瀚的話,朱元璋可不敢打半點折扣,一直都對這些商人務必警惕。
最重要的是,跟蕭禾簡單的聊了一會之后朱元璋發現。
這個家伙雖然沒有考過科舉,但是做事的能力,可是絲毫也不比朝廷上六部的官員差。
甚至朱元璋覺得,他比那些官員們都要強多了。
大同旱災,朝廷光是討論如何救災,撥付救災銀兩要播多少,糧食要從什么地方征集如何運輸等等。
光是這些事情,就整整談了三天,決定好如何救災之后,又開始征集糧草民夫,往大同運。
這已經過去六天的時間了,送去大同救災的糧草才剛剛發出去。
而這個蕭禾
從他知道消息,到現在購買完糧草,組織車隊往大同那邊運糧。
前前后后一共也就用了兩天時間。
盡管蕭禾的那點糧食,對于整個大同府來說,根本就是杯水車薪,也就夠他自己賺點銀子。
但是朱元璋真正關心的并不是這個,而是為什么蕭禾的反應如此快速
他只是一個普通的商人,沒有朝廷上這么多官員,也不能享受那許許多多,只有朝廷才能享受的便利。
可是他做事的速度,卻比那些朝廷官員要快的多。
如果當初大同旱災爆發的時候,朝廷能夠反應如此迅速,立刻做好救災工作。
朱瀚也不至于冒著天下大不諱,把大同府那邊的糧價訂到如此高的程度。
以前朱瀚總說,商人們的行動力,是這個世界上最快的。
當時朱元璋還頗不以為然。
再怎么樣,也不過就是一群投機取巧的商人罷了。
可是經過這次的事情之后,老朱是真的深刻的意識到了,商人的身上究竟蘊含著什么樣的力量。
如果朝廷之中的大臣,能有蕭禾這家伙一半,朱元璋都覺得自己需要做的事,絕對能少上許多。
現在的火車,還無法抵達燕京。
可即便如此,這一路上也要花費整整兩天的時間。
這兩天時間內,朱元璋跟馬皇后沒掏錢吃過一頓飯,全都是蕭禾請客。
對此,老朱也是半點不在意。有飯就吃有酒就喝,絲毫沒有吃人家最短拿人家手短的心理負擔。
蕭禾這家伙這些年走南闖北,也是個見識廣博的家伙。
盡管受限于身份原因,他知道的很多事,其實基本都是道聽途說。
但是老朱知道啊,有些東西實在看不過了,也不免開口點撥兩句。
每每到了這個時候,蕭禾都是一副無比震驚的模樣“原來是這么回事么多謝老哥哥指點,否則的話小弟還被蒙在鼓里呢。”
就這樣,一直到下了火車,蕭禾向朱元璋此行。
他的時間可是很寶貴的。
在火車上的時候,那是因為火車的速度就這么快,著急也沒有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