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陛下,這當然不能阻止貪腐的發生。”劉崧老老實實的回答道“事實上最近一段時間,因為燕京經濟的迅速發展,這種情況其實比以前還要眼中。”
劉基都快瘋了,同樣都是姓劉的,做人的差距怎么就這么大呢
你這家伙,難道就不知道,什么話能說什么話不能說嗎
有些東西大家心里知道就行了,根本就沒有必要說出來好不好
可惜,不管劉基怎么給劉崧使眼色,劉崧就跟沒看到一樣,繼續自顧自的說道“最近一個月內,光是我們的經濟糾察司發現的,就有十七人之多。”
“這其中最為過分的,是一個工部的司職郎中,此人因為分管土地招標,明里暗里收受的銀兩甚至超過了三十萬兩。”
“什么”哪怕是恨貪官污吏恨的牙根癢癢的老朱,聽到這個數字,第一時間想到的竟然不是砍人,而是這個家伙竟然能夠貪污這么多錢財。
三十萬兩,放在以前這可是一筆無比巨大的款項。
就算是某些州府招災,比如這次的大同旱災,朝廷撥付的賑災款項,也不過就是十萬兩銀子。
可在燕京這里,一個普通的司職郎中就能貪污這么多錢
震驚過后就是無盡的憤怒,老朱雙目赤紅咬著牙一字一頓的道“好膽量,敢在我們大明朝,明目張膽的貪污這么多錢財,朕要誅他的九族”
劉基臉色蒼白,不敢多說話。
劉崧還是一副什么都不在意的模樣“回陛下,此人已經于三天之前進行過公審,明正典刑了。”
“至于他貪污的錢財,已經在他購買用于窩藏臟銀的屋子之中全部找到。”
“按照咱們大明現在的律法,非涉及到謀反等十惡不赦之罪,不會牽連其家人。其家人,只要能夠證明自己不知情,并且將該官員所貪污之臟銀上繳,就既往不咎。”
“胡鬧”朱元璋再次憤怒的直拍桌子“這算什么明正典刑,那些貪官污吏的家人,享受著他們帶來的好處,自然也不能置身事外。”
“他們自己說不知情就不知情了誰知道這些人是不是為了逃避大明律的制裁,所以在說謊。”
“還有”朱元璋越說越覺得不對勁“等等。咱剛才好像忽略了一件事。”
“這個家伙貪污了三十萬兩銀子,你們竟然說情節不算惡劣。”
“兩位卿家現在是眼界高了啊,連三十萬兩銀子都不放在眼里了”
面對朱元璋的嘲諷,劉崧跟劉基兩個人互相對視了一眼,臉上同時浮現出了詭怪異的表情。
最后還是劉崧主動開口解釋道“回避下,這些規矩都是英王殿下制定的,也是在他離開大同府之前,寫成了奏章送往應天,可能陛下還沒有收到吧。”
朱元璋聽的是直翻白眼“什么都是咱沒收到,你們當朕是傻子么”
劉崧兩人慌忙道“臣不敢。”
“你們”朱元璋咬牙切齒。
如果眼神能殺人的話,劉崧跟劉基兩個人,恐怕早就已經被朱元璋千刀萬剮了。
不過仔細想想,這件事好像還真不能怪到他們的身上。
如果真的如同劉崧所說,這一切都是朱瀚提前計劃好的,并且已經寫成了奏章送到應天。
那么,這么處理好像還真沒什么問題。
只是讓朱元璋郁悶的是,朱瀚這小王八蛋,究竟往應天送了多少奏章啊。
他怎么感覺,這幾天在應天府,并沒有收到多少奏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