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來人往,百姓們雖然穿著不算是特別好,許多人的衣服都打了一層一層的補丁。
但是他從這些百姓的身上看不到一點兒絕望跟頹廢的神色。
甚至許多人的臉上,都洋溢著希望跟幸福。
雖然知道自家老弟在大同府這邊,推行的許多政策都在盡力救助這些難民。
可這效果好的,實在是讓老朱有些太過意外了。
周圍那些木質的房屋,排列整齊干凈異常。
如果不是清楚的知道自己在大同府,一路來到府城的時候,老朱也親眼看過不少慘絕人寰的場面。
老朱恐怕都要懷疑,大同府根本就沒有發生過什么旱災了。
而這里也根本就不是什么難民營,而是一個比起許多府城都毫不遜色的城鎮。
“不愧是咱的弟弟。”朱元璋得意的笑了起來。
只要是出汗做的事情,不管取得什么樣的成就,朱元璋都不會有半點的忌憚。
自家老弟什么性格,老朱還能不知道嗎如果朱瀚真的想當皇帝,甚至連造反都不需要,他都能直接把皇位禪讓給朱瀚。
可惜呀,自家老弟根本就沒有這方面的想法,非但不想當什么皇帝,反而還覺得皇帝累死累活的,根本就沒有半點兒樂趣可言。
唯一可惜的是,這次老朱只是過來看看情況,所以沒有把馬往后帶過來。
老朱可以肯定,自家皇后絕對很喜歡這個地方。
走著走著突然前面發生了騷動,有人用力的敲著鑼“招工了哈,招工了,有想要找工作的趕緊過來呀。”
呼啦一下,周圍的百姓就仿佛潮水一般朝著敲鑼聲發出的方向涌去。
朱元璋費了老大的力氣,甚至旁邊幾個化妝暗中保護他的高手都幫上了忙,這才勉強擠出的人群。
這一幕才讓朱元璋感受到,這些人的確還是受災的百姓。
只要能夠有活干,只要能賺銀子,別的他們可什么都不在意。
那民營這邊兒說評書的地方是在中間專門劃撥出的一個廣場。
老朱來到這里的時候,這已經聚集了不少人。
廣場中間搭建了一座高臺,一個看起來很是年輕的人正在上面準備。
高臺之上除了這個年輕人之外,也就沒有別人了。
看到這一幕,老朱心中升起了一股不妙的感覺。
該不會這個年輕人,就是這邊的說書先生吧
老朱很希望自己猜錯了,但是,現實很殘酷。
做好準備之后,那個年輕人舉起了一個大喇叭。
“大家都安靜一下,咱們今天的表演現在就正式開始了。”
“今天咱們說到”
這年輕人說評書的水平跟昨天老朱聽過的那個說書先生比起來,差的簡直不是一點半點。
可能是因為這邊兒聽評書的人比較多,為了能夠讓大家都聽得清楚,他必須在喇叭間拼命的大喊。
而且因為聽評書的什么人都有,自然也不可能每個人都安安靜靜的聽。
有些小孩子聽著聽著就開始互相打鬧,大人們也會時不時的低聲議論一些劇情之類的。
又或者談一些家長里短。
雖然這年輕人的聲音不小,再加上喇叭的放大,也能壓制這些人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