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想要把科舉的事情調查清楚,還那些學子一個公道,恐怕會讓天下學子都寒了心,陛下可要考慮清楚,萬不可讓那些人再猖狂下去。”
朱瀚以前就已經知道很多人,都會靠著科舉出人頭地,但也有的人都不會去太過于在意這些。
甚至認為,只要是朝中有人,自然在科舉的時候就能夠平步青云,
比其他的人要更加的有實力,這些都是他們自己最錯誤的想法。
朱瀚把自己的看法,與朱元璋兩人也好好的商討了一番。
他看著朱元璋面色平靜。
這一次,他所要做的事情恐怕要得罪不少人,但即便如此,朱瀚依然沒有任何的遲疑。
“如果學子們的事情不解決好的話,日后他們都會更為擔憂自己的處境,我們大明恐怕就要遭受巨大的重創。”
“太子殿下,現在既然都已經有了這般的看法,那就何不讓他與我一同去調查,也剛好能夠對他有多方的鍛煉。”
朱瀚講話都已經說到了這個份上,朱元璋考慮再三之后,便也覺得他說的確實有幾分道理。
于是,朱元璋便毫不猶豫地答應了下來,朱瀚眼看著時機已到。
和朱標兩人,開始對葛榮以及所牽扯到的那些學子,進行一番的調查,讓他們把自己所知道的消息都能夠一五一十的說出來。
現在很多的人,因為這次的牽連,讓他們一時之間都失去了不少的信心。
若是科舉的事情,不解決好的話,會有不少的學子大明失望。
這是朱瀚不愿意看到的場景。
朱瀚把事情與朱標,兩人也好好的訴說了一番。
“學子們蒙受著如此大的煙缺,你卻并沒有將這事情告訴我,我何必一下是不是這其中另有隱情。”
“你若是現在不說,會有更多的人受到牽連。”
朱瀚的話讓朱標有些無地自容。
他自然也清楚,自己在應天府之中所有的舉動會受到不少的影響。
可是他一直,以來都把所有的事情看待的比較重要,可沒想到現在問題出現的竟如此之大。
若是沒辦法,能夠安排妥當自己肯定會被更多的人一直詬病。
朱標眼神復雜的看著朱瀚,重重的嘆了一口氣。
朱元璋自從微服私訪了之后,很多事情都是由自己來一手處置。
其實事情并沒有像,朱元璋所想的那般好處理。
朝中的不少大臣,根本就不服從朱標的看法,這才導致如今的事情變得如此復雜。
朱標和朱瀚兩人也好好的暢談了一番,把事情的來龍去脈,在朱瀚的面前也好好的講述了一番。
自己確實是無辜的。
他已經被這些官員痛恨了不少,前些日子還有官員對他進行彈劾。
若不是朱元璋力挽狂瀾,恐怕現在他連著太子之位都很有可能坐不穩。
“那些官員私底下私相授受,并且還蠱惑其他的學子,為他們賣命。”
“在出考題的時候,科舉已經受到了極大的影響,有些人早早的就已經拿到了科舉的考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