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豐年的生意,確實是由他一手籌辦。
他們對生意一直都十分的認真,每次做生意之時,他都會盡可能的把自己的生意,做到最為優秀的時候才能夠罷手。
由此可見,張豐年在生意上面,從來都沒有過任何的過錯。
他對于每一次做生意的事情,全部都看得極為認真,絕對不可能讓別人,就這樣的給他戴什么帽子。
“不管是如何做生意都是要本著良心的,我們店里的生意,從來都沒有與你們有過競爭。”
“全都是你們王家自己來做,讓本王聽到你在背地里胡言亂語嚼舌根,可別怪本王不客氣。”
王家掌柜嚇得,臉色都已經蒼白了起來。
聽著朱瀚的話,連連點頭也似的轉身離開,把王家店鋪的門都給關了。
高飛在一旁看著都忍不住冷笑。
這些人可真是有意思,在背后怎么罵人,只要舞到正主的面前,他們就一句話都不敢說。
圍觀的百姓見熱鬧都已經結束,便也紛紛地離開,
張大拿看到朱瀚連忙上前,恭恭敬敬的給朱瀚行了個禮。
“您可算是來了,這外面的謠言鬧的是沸沸揚揚,與我們做生意的幾家商人都有所考慮。”
“不然的話,肯定早就已經把錢送到了戶部。”
朱瀚和張豐年做生意的時候,早就已經與朱元璋達成了合作。
在應天府店鋪里的這些所得,八成都會入得了國庫的賬目,其余的便用于平日里店的支出。
外人都不知道張氏綢緞,瘋狂的做生意賺錢,以為他們只是見錢眼開。
孰不知是為了大明賺錢。
朱瀚聽著張大拿的話,微微皺了皺眉。
“只要綢緞裝的綢緞做的好,那自然是有人購買的,難不成這其中出了什么問題。”
張大拿聽著更是啞口無言。
前幾日,已經有人故意的便在店門口散播謠言,說他們的那些綢緞,根本就不像以往一樣做的那般好。
現在便讓不少的人,給他們的生意都開始在暗地里使絆子。
這才導致如今的局面。
張豐年還沒有來到應天府,這件事情的解決,便只能落到了張大拿的身上。
他自己不過是個小小的掌柜,很多事情還是要讓張豐年來做定奪。
“他們故意的,便在應天府中散布謠言說我們的綢緞不好看。”
“以往做生意的那些商人,礙于東海商會的面子,給了我們不少錢,可是那些連本兒都出不來。”
“我便自作主張不把綢緞賣給他們,沒想到因此便得罪了不少人。”
張大拿也是有點無奈。
朱瀚聽著張大拿的話,便立馬就讓他把賬本給自己。
他要好好看看,這些日子收入到底如何。
光聽著王大拿的話,根本就找尋不到問題的關鍵。
“你現在盡快的把賬本準備好,今日本王來就是要查查賬。”
朱瀚話音剛落端起,一旁的茶水便喝了起來。
張大拿自然是不敢有任何的耽擱,迅速把以往的賬單全部都交到了朱瀚的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