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對朱標一直都是潛心培養,因此即便是朝堂之上有著很多反對的聲音,但朱元璋一直都十分的肯定。
朱標日后能夠成為一名仁義的君主。
因此在進行培養的時候,他也是有意無意的要讓朱標,跟在朱瀚的身邊。
學到的不但是為人處事之道,還能夠在這些官員之中運籌帷幄。
上朝之時,官員便故意的當著朱瀚的面,開始對王安進行彈劾。
認為他是科舉狀元,如今卻沒有辦法能夠把戶部的那些公務全部都整理好,完全就是沒有任何的實力可言。
“王安被分布到戶部做事,已經有半月之久,但是卻從來沒有過任何的實力可言。”
“他連一些賬本全部都算不清楚,這可真真是讓大家都沒有想到他狀元的身份,居然無才無德。”
“說的沒錯,我們這些老臣都有些看不下去了,看來英王殿下推薦的人選也不過如此。”
他們幾人故意的,便把矛頭對準了朱瀚。
朱元璋坐在龍椅上,目光認真的看著他一下的這些官員。
他眉眼之中滿是平靜,似乎壓根就沒有聽從他們的安排。
不等朱瀚說話,朝堂之上早就已經開始議論紛紛。
尤其是對于王安如今的處境,早就已經有人開始進行一番的彈劾。
他們不愿意讓王安被安排到朝中,甚至還有人故意的搬出,胡惟庸的這一把枷鎖,想要把王安徹底的給解決掉。
朱瀚絕不會讓這種事情發生。
于是,他便毫不猶豫的轉頭看了一眼朱標。
朱標立馬會意。
他當著眾人的面便站了出來,一個人舌戰群儒其他的官員。
“各位大人可曾想過,王安即便是狀元郎的身份,但他對于朝廷,其實從一開始早就已經安排的越發妥當。”
“如今你們所做的這些,對他來說根本就沒用。”
朝堂之中的很多問題,若是在最根本上全部都拿出來。
在朱元璋的面前剖析干凈,肯定會有不少的人根本就沒有辦法,能夠承擔得了這最后的責任。
尤其是朱標能夠站出來為王安說話,這已經超越了其他的眾人。
他在朝堂上說話,比那些人十個加起來都要有分量。
可是卻也有不怕死的,便開始當著朱標的面進行一番的反駁。
“太子殿下,您這樣說就不對了,畢竟他可是科舉狀元門門拔尖,如今到了戶部居然連賬本都整理不全,這要他這狀元有何用?”
“豈不是浪費時間,把這機會應該留給其他有才德的人。”
朱標本來沒想著將事情做絕,但是有人既然在這個時候故意的想要來出面。
那他也便不客氣。
“你們以為朝堂之中,這些事情就那般的容易,那你實在是太過于自信。”
“朝廷中不但有尚書郎和侍郎,等各位官職,但在這其中各位都是各司其職才行。”
“戶部尚書,把自己的事我全部都交給一個初出茅廬,剛上位的王安,這難道就是王安沒辦法能夠符合你們心意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