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譚然兩個人閑下來之后才會去約他去外面走走,可沒想到他與那些同鄉口不擇言。”
“我想要阻止都已經來不及,不過我私底下也警告了他很多次。可沒想到他偏偏把我的話當成耳旁風。”
朱瀚看著葛榮眼神中滿是不悅,要不是因為他是自己看著長大的,朱瀚自然也不會放過。
“你如今在王府也算是有個差事,可現在譚然。鬧得沸沸揚揚,應天府有多少的人都在等著本王的回應。”
朱瀚越想越生氣。
如果早知道會這樣的話,他絕對不可能當時會帶著朱標去貢院里選拔人才,將他們全部都掃地出門。
讓那些學者自力更生,或許還能夠有一番的成就,沒料到自己的意識仁慈,居然讓這些學者開始變得越發狂妄。
“難不成你們還想在這個時候讓本王去替他處理事情?本王可沒有那個閑情雅致。”
葛榮連忙搖頭,他給朱瀚細細的解釋了一番自己的打算,現在譚然所說的那些話。已經被流傳了出去。
好在自己也算是能夠,在朱瀚的身旁學了這么多年的學問。
要真是對朱瀚產生的影響,葛榮便想要利用自己的名氣,去把所有的錯全部都進行一番的澄清。
只有自己出面做的事情,才能夠具有一定的可信度。
“王爺,我真的知道錯了,若是譚然日后再口不擇言,我竟然將他繩之以法,絕不會再讓他對王爺產生影響…”
葛榮現在心中非常的后悔,他瞬間變明白朱瀚當初鼓勵他與王安走的近一些。
不單單是為了他日后的仕途著想,更重要的是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王安身上的品德,對葛榮也是有不少的影響。
可這幾日與譚然關系密切了之后,自己都覺得想要在往上爬,利欲熏心。
“你既然都已經知道錯了,那便快速的去準備科考知識,本王要看你們最后的成果,若是在這樣的虛度光陰,別怪本王不客氣。”
“你雖是本王看著長大的,但若你有出格的舉動或不成才,本王爺絕對不可能袖手旁觀。”
葛榮聽著朱瀚的話,連連點頭,他自然是不敢有任何的怠慢管家跟在朱瀚的身邊這么多年。
一直以來對朱瀚照顧得十分體貼。
朱瀚才會多替葛榮做幾番的打算,但若是葛榮辜負了自己,朱瀚自然也不可能答應。
“既如此便立馬的去讀書,本王等著你們科舉之后的結果。”
葛榮聽著朱瀚的話,連忙離開。
這一次,他更加堅定了自己心中的想法,一定要在科舉之中冒頭給朱瀚爭光,像當今的王安。
王安在科舉之中已經逐漸的冒了頭,加上朱瀚對他的器重,如今的王安已經成為了朱元璋眼前的紅人,
他按照朱瀚的吩咐,在戶部將所有的賬本全部都肅清的一干二凈,還調查出了不少官員徇私舞弊的證據。
為朱元璋肅清朝廷可是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朱瀚對王安也一直都青睞有加。
朱瀚和朱標都在籌備著這次科舉的事情,宋濂被安排成為這次恩科的主考官,他事事做的面面俱到。
對來應天府參加科舉的學子,一直都嚴格的要求看到他們都已經準備好,這次的科舉。